如沐春風, 12/10

今天下午兩點在第一會議室裡,Kuhlthau教授與美美老師帶領我們經歷了一場春風化雨的知識饗宴。

從研究法開始上課沒幾週,我們就一直受 ISP model 的影響,我們的課程內容、作業、報告,乃至於我們的學習日誌都深深受到 ISP model 的引導及啟發。很開心能夠見到Kuhlthau 教授本人,一開始她與美美老師親切地在台上對談,我們靜靜地聽,可以感受到美美老師對Kuhlthau 教授到來的欣喜與敬重,Kuhlthau 教授也對自己的研究歷程及新書侃侃而談,是一場很舒服的開場。而後兩位同學提了幾個問題,Kuhlthau 教授回答很仔細,言談中也一併回答了一些我們原先所列的其它問題。然後,Kuhlthau 教授看了我們的海報,肯定我們對質化研究法的學習。雖然我們沒有再繼續問問題,但大家都覺得很開心看到大師的蒞臨,心裡面都是既興奮又不知所措,深怕錯過她的一言一行。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Kuhlthau 教授去年出的 Guided Inquiry 這本書,是和兩個不同領域的博士女兒們一起完成的。Kuhlthau 教授回答擇憲的其中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Communication, Charting, Composing,並且提到

Talking about the process, not jus the resources. Slow down and take time to let your idea out.

我覺得很像前幾天信一跟我們提到的「建構式教學」,也是透過討論、發表進而達成學習的一種方式。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時間潛移默化,但主流民意多停留在「速成」的要件上,這相對也減少了很多讓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Kuhlthau 教授提到了這一點,我想會讓擇憲多了一些教學上的想法。吾等如沐春風,幸矣!

非反應式研究, 12/3

今天上的非反應式研究 (nonreactive research) ,或稱非干擾式研究 (unobstructed research),看到這個主題,我一開始聯想到之前的圖書館觀察報告,後來才曉得它是屬於量化的研究方法,可分為內容分析法及次級資料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
定義:蒐集資料、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
資料來源:內容指的是文字、意義、圖片、符號、想法、標題、或其它可以溝通的訊息,主要是「文本內容」。
特性:(李孟展)
  • 客觀性─內容分析的來源為依照現有的資料記錄進行分析,即便研究者有所不同,資料也不會有所改變。
  • 系統性─內容分析法有系統地將資料進行分類編目,而非單純地蒐集資料內容
  • 量化性─內容分析法將質化的資料內容轉為量化的數值,以量變來推演質變。
  • 敘述性─從內容分析的量化數值,我們可以推演敘述一項假設。
  • 顯明性─內容分析的資料必需和假設有明顯的推理關係。
質化/量化:質量兼具,但結果需計次,偏量化。

次級資料分析法 (secondary sources analysis)
定義:對既存的資料再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資料來源:次級資料,指其它私人機關團體所搜集整理過的資料。如普查、統計資料。
特性
  • 研究者從既存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然後以新的方式達到研究問題的解答。
  • 研究者有時會綜合數個原始資料做次級分析。
  • 可重複抽取資料,以不同的方法分析,不需重複進入研究場域。
質化/量化:量化。

有同學提問內容分析法與歷史比較研究法的差異,

歷史比較研究法 (Historical-comparative, H-C research) (Neuman 2002, ch14)
定義:視研究對象為歷史的一部份,放在文化脈絡的情境中來看。
資料來源:研究者可能用各種方法搜集、分析資料。
特性
  • 適合用來解釋各種社會因素造成的特殊的結果,如:內戰。
  • 適合比較整個社會體系,以瞭解不同社會間普遍或獨特的現象。
  • 研究長期的社會變遷。
質化/量化:質化。

我聯想到一個不算是研究方法,但是是屬圖資領域亦為是資訊科學的分支,資訊計量學。

資訊計量學 (informatrics) (蔡明月, 2003)
定義:以數學的方法應用到資訊現象的測量。
資料來源:各種傳播的出版物,包括書目、網路等。
特性
  • 資訊計量學乃資訊生產力的測量研究。
  • 資訊計量學亦企圖研究資訊社會之構成屬性。
  • 資訊計量學乃與資訊相關之科學化活動,是資訊科學之一實體。所有計畫的施行在於增進資訊建構的處理、儲存與傳輸的效率。
質化/量化:量化。

資訊計量學尚不在社會科學研究法的範疇內,但它本身蘊含理論及研究方法,自成一個領域。

我的分析還不夠,也可能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各位加入討論給予指教,謝謝。

田,也掉茶 ─ 淡水篇, 11/26

今天是郊遊日,我們全班與美美老師、Foster 老師一起來到淡水地區,進行一個整下午的快樂行!

老實說很~~久沒有騎腳踏車,而且聽說要騎很遠,雖然我喜歡戶外活動,但一開始還是覺得滿擔心的。不過還好,一路上很順利的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雖趕不上博物館的開館時間,但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展覽,且爬上樓梯還可遠眺海景夕陽,我們很開心地跟兩位老師合照,留下美好的回憶。

那天,美美老師在回家的捷運上跟我聊了一些。對於我的題目,雖然不是明確地從可以立雙天的「雙足」而來,但老師提醒的問我,對題目有感覺嗎?我相信我目前是有感覺的,但閱讀相關文獻的進度有點慢,研究方法也需與之配合,故尚無法得知最後決定。不過,大量閱讀是有好處的,我期許自己能念出一些心得來,先把期末報告完成,加油!

調查研究, 11/19

這堂課老師一開始讓我對一個數位物件試用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是個問券內容的數位物件,我覺得這樣的問卷內容比我印象中的網頁上的問卷內容讓我更想填寫,可能是版面設計、也可能是工具新奇的緣故,這樣的問卷設計對我來說是更加友善的 (user friendly)。

今天因為是調查研究,讓我聯想到之前去執行的公共圖書館調查問卷,我以該問卷來檢視如下 (研究調查相關細節不便說明,問卷亦不便上傳):

1. 問卷目的:了解當地居民對該館的看法。
2. 問卷對象:調查時不在圖書館內的當地居民。
3. 問卷類型:結構型問卷。
4. 問卷題型編排:事實問題 (性別、年齡、到圖書館頻率) --> 態度問題與情感問題 (認為圖書館的服務...) 結合融入選項中。
5. 問卷結構:偏內容順序,有邏輯的呈現。
6. 問卷問題的呈現方式:簡單式與列聯式。
7. 問卷的用字遣詞:適中。
8. 問卷的長度:A4 紙一張,2面皆有題目,平均約5-10內完成。
9. 問題形式:開放式與封閉式。
10. 實施方式:面交問卷受訪者自行填答,或以訪問的方式採集受訪者意見。

認知:
當下看到問卷覺得內容不多,會讓受訪者比較容易接受。我認為這份問卷已經很符合受訪者是一般大眾的易讀性與問題的數量與類型。我認為除了上述的項目外,設計問卷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讓自己未來施測前可以檢查。
1. 最好能有前測,且足以確認問卷的效度。
2. 版面乾淨,問題羅列清楚。
3. 訪員應說明問卷目的並明確表示匿名。
4. 問卷進行時文具齊備。
5. coding檔案的設計與製作應易於登錄及自動統計,即時反應調查現況以進行分析。
6. 統計檔案確認無誤後,提供正確的數據資料與解釋調查結果。

感受:
這個經驗很難得,我很幸運的可以到兩個地方去詢問居民對當地圖書館的看法,一個是我出生到現在居住的地方 (姑且稱city),一個是在大學時代曾經實習過的偏遠鄉鎮 (暫稱 town)。
1. City 的人防衛心較重,通常一靠近就手就舉起告知無法接受訪問,拒絕率約 60-70%;town的居民很少反對的,拒絕率約 5%。
2. City 大宗完成的問卷發生在小吃店,推測是較有時間坐下來完成一份開放與封閉混合的問卷;town大宗問卷完成在民眾上班的地方,很不好意思打擾正在上班的人,但這是唯一人口較聚集之處。
3. 調查天數 town 是 city 的兩倍,而最後完成的問卷份數,city是town的兩倍。

經驗難得,可以當作以後的參考與回憶。

數位圖書館, 12/8

今天邀請到的是柯皓仁老師。

柯老師介紹的內容以技術層面居多,我們大都沒有實際建置或規劃的經驗,會有點難想像,也較難聯想到相關問題。但課堂中提到幾個以語意網路 (semantic web)、知識本體 (ontology) 建置的網站或服務,我試了其中幾個,以下是我的感想。

WordNet (US)
這是個應用語意網路所建置的網站,他提供線上及離線使用WordNet。以前就有用過線上版,只是想查相關的字,沒想到還可以下載安裝當電子辭典離線使用。安裝後執行,是一個很簡潔的介面,選擇詞性後還可以查廣義或狹義等詞。誠如該網站的副標題:a lexical database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我想對學習英文是另一種切入的方式。

 
WordNet off-line application

Talis Whishper (UK)
不知道是不是 Demo 網站的關係,網站內幾乎只有Google 地圖 (首頁 > Locate)可以使用,而且也只是Zoom in。讓我想到Google的圖書搜尋,也是個很有創意的設計,目前雖未推行到臺灣,但來日可期。另外,如果我們可以利用RFID或其它短距的無線通訊技術應用到館內的OPAC,當讀者在查詢館藏時,能同時提供導引館藏與讀者的路線圖,或是簡單的館藏位置圖,是不是也能便利讀者取書呢?甚至可以節省重複讀架的時間與人力。

KSL Wine agent (US)
我逛了一下,沒有機會試用,最後一次更新在2003年,網頁連結無效 (access on Dec 9, 2008) ,但找個一個有趣的東西,他們的展示海報。從海報中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組學生的作品,這張海報明確說明他們的構想與設計,跟我們的研究法小組調查作業很像,都是直式的海報,只是他們的文字說明多很多,有符合Foster老師提醒我們海報要有「teaching」的性質存在。真是個很有創意的系統設計,應用知識本體 (ontology) 作系統推論,但很可惜的是並沒有繼續維護或提供使用者討論的地方。

 

電腦是輔助的工具
我們應該回歸到圖書館「服務」的目的,任何的工具都是輔助。但現在主流的行業已從農林漁牧到製造業,到現在是「資訊服務業」,利用最多資訊科技的並沒有真正使我們的工作 easier 或是更有效率,有時我們反而花更多時間去檢查或是確認,這是對科技的不信任嗎?還是變化太快無法預期,致使我們總無法設計「完美」的系統或流程?資訊時代,我們應該跟資訊和平共處,但人才是決定一切的重要因素。

註:張貼當天(12/10)又可以連上Wine Agent了!試玩之後只能說自己對酒類與食材的知識太缺乏,看不出什麼心得。:(

圖資獎助論文研討會, 12/5

我很開心,今天第一個發表的粘芸蓁同學是我大學的同班同學,我真替她感到驕傲!

芸蓁的題目很有創意,研究架構設計嚴謹,是我跟雅琳共同的想法。雖然研究進行的時間不短,且內容動態難控制,但芸蓁仍然可以定出研究的範圍並針對研究目的找出適當的研究方法與組織資料的方法,真是不簡單!蘇小鳳老師更提到文章流暢、英文摘要也寫的很好,我想這都是在優質的研究論文中,可以加分的項目,趕緊把它學起來。(筆記..)

第二位是王盈智同學,她的題目也很有創意,多樣研究方法是架構在思路嚴密的基礎上,其中實驗研究要控制的地方非常多,研究後的資料分析我想也會是很辛苦的一份工作,讓人很期待研究結果的發表。

第三位張博雅同學的報告也很有意思,她提到當她對視障者進行個案調查時,原本預設視障者到圖書館的目的可能是要閱讀一些勵志的書籍,但得到的回答是視障者只是想看一些輕鬆消遣的書籍。這個提醒我們在研究進行之前,應排除一些個人的預設想法及立場。

現場講評的老師提到,這三位同學的研究方法都有與文獻探討提到的方法作連結,這點很值得讚賞,又是一個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筆記..)

很不好意思下午有實習的演講活動,晚上又要補課,所以下午的場次沒辦法參加,但聽同學說美美老師有將我們的海報展出,讓我真想到場聽聽與會者的反應呢!小蝶老師在開場時即勉勵我們,我也希望能跟同學們一起努力,明年這份名單上出現更多所上的同學,加油!

海報展, 12/1

今天是刺激的海報展,我們要將Foster老師引導的小組調查作業所製作出來的海報展出並作簡報。

第一組是醫 護人員的資訊需求。我覺得報告同學的英文都說得很好,而且是個有互助合作的團隊。內容部份,他們分析了醫護人員的背景、資訊資源、資訊需求等,並以圖表表 示,這個部份我們要多學習。老師還提到對於海報的各部份應有連結的關係存在,或是應多點相關的解釋,這也是我們那組較欠缺的。

第二組是我們,待會再說。

第三組是做最熱門的質化研究方法。他們的分析的結果是訪談法,很有趣的是簡報完的討論,他們自己給自己提問,並試著回答,我覺得這點很酷。也許如老師們建議,他們的解答也許不盡完美,但我覺得態度已經有了。而且海報是當天的第一名,實至名歸呀!

第 四組的題目是以民族誌的方法研究資訊行為的研究。忍不住一說再說,Ellen同學的英文實在太漂亮啦!我們討論時也常碰到他們這一組,也算是我們的革命伙 伴。聽他們報告時提到一直換題目的問題,我們也有發生,但後來看他們呈現的結果也是很清楚的邏輯,有一個流程圖及一些小插圖,這張海報也展現了非常珍貴的 調查與分析過程。

第五組是最大的一組,不僅人多海報也大張。他們印了數張A3的版本及論文清單給在場的所有人,而且 上面還不忘感謝Foster老師的指導,可說是最細心的一組。海報本身也是鉅細靡遺,流程圖包含每次的討論與資料組織的過程,另外還有定義、圖、表,不同 的背景顏色強調海報的主題以及參考資料。這場簡報是最多人提問的,我想跟報告同學的報告態度展現的熱忱與題目、內容的選擇都有很大關係。能引起討論,就是 好的報告,恭喜你們榮獲第二名!

我們是與其它兩組並稱第三名外加一個「最佳海報設計獎」或「最佳創意獎」的得主 (自封)。會後我與Foster老師討論了一下我們的海報,老師建議:
1. 多些說明與解釋。
2. 多以圖形化表示我們的發現。
3. 海報內含「Teaching」的含意不夠,讓聽者只能依賴講者的口頭簡報,而無法直接從海報得知我們要表達的訊息。
4. 版面設計還不錯。(但有不只一位同學問我們為何題目字這麼小,而且沒有每個字開頭的第一字母大寫?)

謝謝各位的指教,我們小組討論的過程非常有趣,我覺得各組的海報都很棒,但我們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因為我獲得的比茶葉及紅包還要豐富,謝謝各位!
Group 2 : Eric, Pheobe, Lee, and me

文獻探討, 11/24


今天的講者是我們班熟悉的 Dr Jonathan Foster
老師以他自己的論文為例子,摘錄重點如下:
可以文獻探討的類型定義文獻探討:

  • Self-study review 像我們自己寫的筆記一樣。
  • Context review 與過去的研究連結,概述研究脈絡。
  • Integrative review 總結、獨立成章,或與 context review 連結。
  • Methodological review 以方法論循線論述。
  • Theoretical review 同一件事以不同的理論論述之。
  • Historical review 如為圖資領域,適合研究圖書館史相關的題目。

論文的結構包含:
  1. Introduc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3. Methodology
  4. Finding/results
  5. Discussion
後來Foster老師又講解了質化資料譯碼的步驟,焦點在主軸譯碼 (axial coding)及選擇譯碼 (selective coding) 的部份 。當時聽完還是覺得有點一知半解,很幸運的我們研究法是做紮根理論的海報,所以三個譯碼的過程在我們小組的調查作業中有機會好好討論到,並且能過實際檢閱論文進行判斷。
老師以自身念了50幾篇的論文後,整理出他的題目架構。而我們的期末報告是一份文獻探討,小蝶老師告訴我們大概要念25篇中英文的文章。老師說一開始「想」是最難的,當資料開始收集、閱讀、及撰寫就會快多了,所以我開始構想我的期末報告,希望內含能夠豐富,並且能以有系統的方式呈現。但目前資料尚未收集及閱讀完備,對於要撰寫5000-1000字的文章我覺得滿困難的,畢竟沒有寫過那麼多字的文章。只能說,加油呀!

資訊組織, 11/17


今天請到的是阮明淑老師,來講"資訊組織"
老師一開始以北歐學者福州伯的文章 (書目與全文可從這裡取得) 來引導我們思考這個問題:


There exist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and theories about KO, which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views of knowledge, cognition, languag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Each of these approaches tend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differently. LIS professionals have often concentrated on applying new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and may not have seen their work as involving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meaning. That is why library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a lack of substantive intellectual content.


我對「為什麼採用新科技與制定新標準?」提出我的看法如下:
命題:圖書館與新技術與標準有強烈的關係。
假設:圖書館是建立在服務各時代讀者對資訊與知識的取用。
說明:人類需要知識、利用資訊,為了便利查找,我們收集、組織、整理,製作索引與摘要、集結書目、主題分析等,或是對資料作結構性標示,以提供利用。當舊的標準或方法不敷資訊時代、網路時代、內容時代使用,圖書館就修正這些老方法以符使用者需求。換句話說,人的資訊行為發生在哪裡,圖書館就在哪裡。是杜威先生嗎? 他提到圖書館目錄有一個目的,「當讀者知道作者、書名、主題時,我們就能找到該資料」。大學的圖書資訊學教育,在分類編目的課程教學上時數漸減,但目前亦尚未完全抽離。在觀念上,可以說圖書館從未忽視主題這個部份。另外,圖書館並非不深究內容,當我們對書目資料做結構性標示時,是不是也是某種程度的 Summarizing? 一般人未讀到資料原件,但透過該書目的metadata是不是也能掌握部份的主題資訊呢?


學者簡介可參考Birger Hjørland,任職於丹麥Øresund University (聲音大學?) 的皇家圖書資訊學院 (RSLIS, the 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s Science is a member of the Øresund University – a collaborative network between 14 universities in the Øresund Region.)

實驗研究, 11/12

認知
今天開始邁入量化研究的領域,第一個登場的研究方法是實驗研究。在還沒看課文前,我認為實驗研究應該是最常見量化研究方法,看來我把它跟問卷調查法搞混了。原來,實驗研究是指用實證來驗證假設的過程 (對嗎?),至少跟問卷法是不同的。因源自於科學研究,故與實驗研究的步驟都是盡量講求科學的方法,包括隨機分派、控制的變項、處遇的設計、依變項的觀察與比較都是如此。課堂中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實驗設計的概念練習,我跟Lee討論結果如下:



經過老師的講解,去除了研究結果並加入每一階段的項目名稱,我把它修改成以下的圖,不知是否較接近老師的想法:



行動
身為X世代的我在課前預習到「欺瞞」時,聯想到電視播放的「歡笑一籮筐」節目,雖然是整人節目,但它總是設計各種狀況 ( 處遇, treatment) 給路人 (受試者, subjects),並從旁觀察其的反應,最後再告知受試者是在錄影 (模擬或欺瞞,英文是哪個字?)。我試著用實驗的七個組成分子 (parts of experiment) 來檢視該節目是否屬實驗設計:

1. 處遇 (treatment)或自變項:是,以各個場景或狀況介入受試者。
2. 依變項:是,從旁觀察或拍攝,並將結果比較。(挑選反應激烈者或具收視效果者播出)
3. 預試 (pretest):不確定,可能由工作人員進行預測。
4. 後測 (posttest):是,播出的節目內容為後測進行的過程。
5. 實驗組:是,每個路過的路人都是受試者。
6. 控制組:不確定,未受處遇的路人算是控制組嗎?
7. 隨機分派:不確定,是否為隨機分派的結果

有三個成分不確定,該節目應該尚不能算是實驗設計。探討完突然覺得自己好無聊,哈哈!

感受
今天又回到吳老師的獨角戲,但希望我們的反應並沒有讓老師感到孤單。而且老師也把時間控制得很好,這樣我們下課後也比較有精力寫作業。:) 今天回家有個很難的作業要寫,我得請教一下同學才有辦法完成,加油!

質化資料分析, 11/03

認知
Prof. Foster 進行的作業是開放譯碼的練習,一篇短短的文章中,抽取概念形成詞彙,並將每一行放入相關的詞彙或詞彙組合。一開始我們並不曉得是什麼東西,兩位老師逐漸引導我們到正確的方向,事後雖來不及上傳我們的討論結果,但我們做的真的是不錯的練習呢!請看:



課本中提到,編碼時避免三個錯誤:
1. 只停留在描述的層面 (沒有分析) ─ 我們的討論結果與老師略接近,但還可以再修改。
2. 將編碼當成一個機械式的過程 ─ 我認為是一個結構形成的過程。
3. 很固定而沒有彈性的編碼 ─ 不確定複合的詞彙會不會限制了詞彙的彈性。

行動
這週的課堂討論是開放譯碼的練習,雖然過程並不容易,「概念化為文字」,真是有夠難的!但我相信對圖資系所的學生來說,絕對是個非常好的訓練。廣義來說,我們是將人類知識整理出來,以簡便的方式提供使用。在建立知識體系前,我們自己必須要有清楚的架構,才能有系統地提供。

感受
我很喜歡上課作練習。雖然會花時間、搞不清楚老師要什麼,但是在過程中及經過老師講解總是收穫非常多,而且覺得學費繳得很值得。雖然需要課前預習、馬拉松上課、課後作業及內容消化,但這樣我真的覺得有學到東西,想起一句話「壓力會形成助力」,希望大家都能在壓力中彼此砥礪,學到更多知識,並可以運用在未來研究進行、論文撰寫,甚至是生活上或工作上。

資訊服務, 11/10

今天請到蘇小鳳老師的講題是:探討讀者的隱私與隱思─RFID資訊隱私與讀者訴願。聽完老師活潑有趣的演講後,我有幾個想法。

台灣讀者對RFID應用於圖書館的態度
感覺上多數使用者對RFID本身並不是很了解,但亞洲人特有的非理性的心理行為仍趨使讀者朝使用RFID這種聽似高科技卻不知其實在眾多行業已行之有年的產品。另一方面台灣人包括讀者和館員對於「隱私權」常掛在嘴邊,但是在這個擁擠的島國上卻認為很難避免洩露。我認為大學新生訓練是最好的教育機會,當他們拿到手中的「萬用卡」時,就應該知道自己給了這張卡片什麼樣的資料及風險,並應使每個人在領取時都簽署一份同意使用的文件,文件中應載明卡片內含什麼資料及其用途。甚至應該開放數個等級的資料,依使用者知悉及意願程度放置資料,並供使用者自行選擇。

台灣館員的態度
館員的態度一直是我覺得很奇妙的地方。我在想圖資系的畢業生是不是在畢業時也該像醫學生一樣作宣誓的動作,讓每個潛在館員都能共同擁有一個認知:圖書館以「服務」為本。老實說,以我自己的經驗,我碰到態度不佳的圖書館人員都是館員而不是工讀生,工讀生是館員訓練出來的,幾乎是以館員為榜樣去學習,如果我們不自律、不端正形象如何訓練好工讀生?重新檢視我國圖書館員專業倫理守則(民91, 12月),雖無提及館員處理訴願的態度,但:

第七條 館員應抱持熱忱態度,積極主動為讀者服務。
館員應抱持熱忱態度,積極主動為讀者服務,熱忱態度包括讀者至上、關愛讀者及滿足讀者需求等作為,積極主 動則包括便民措施、行銷圖書館及提供各種創新服務。


其中關愛讀者,我想是比較接近的。我覺得應該相信「讀者本善」,異常行為的讀者是少數。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讀者服務,可以減少讀者訴願的情形,也能建立圖書館親切、專業的形象。

矛盾的研究結果
對於蘇老師的初步研究結果,讓我很好奇這樣矛盾的數據該怎麼樣進行研究詮釋?

我們應與哪種單位比較訴願處理?
我一開始想到就業服務站,基於一樣以服務起家的便民單位,但他們服務的對象年齡層與圖書館不同。再來想到電視台,雖然算是營利單位,但都是提供"資訊"的單位,且直接利益是來自於廣告商而非一般大眾。再來是養老院,社福機構一般應該訴願不多,異於圖書館的是,論及關乎生命或健康的訴願應比較會受到重視。

數位學習, 11/5

這一次邀請到陳志銘老師來講授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研究

有人說,台灣的補習教育、幼兒教育、軍事教育適合由數位學習的方式來進行。
(張嘉彬,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58 民95.08  頁70-95)

補習教育,暫分為國教輔導與進修輔導兩方面。國教輔導即我們一般坊間升高中、升大學的補習班,這個階段多屬青春期的學生,有同儕的互相陪伴與刺激,能使學習較具成效。記得以前有個公司專門提供升中高函授教材的(大同?),現已無縱跡,我認為該函授課程即使教材編寫得再怎麼優良,仍無法適用於青春期渴望同儕的學子。階梯英語轉型為現在的階梯數位學位,採多層次傳銷經營模式,且闢有大陸的市場,雖知道有朋友在推動,但礙於其傳銷模式仍令我卻步,無法與之連繫取得階梯經營最新情形,但至少我身邊尚無其學員。另外有些大學以上的課程以遠距的方式兼開同步與不同步的課程。我認為大學以上的教育對象已具成熟的學習心理與態度,故尚可以數位學習的方式提供教學。

因不甚瞭解幼兒教育及軍事教育,目前暫無提供想法。

陳志銘老師是以技術面討論數位學習,他指出數位學習的模式有CAI多媒體輔助教學、 網路學習 (Web-based learning)、行動學習 (Mobile Learning),到情境感知無所不在的學習 (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等不同的模式。對於技術面,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各種似真實情境的、或是吸引學員注意的各種多媒體、學習輔助工具、虛擬實境的技術,但是教材的維持與更新系統化學習此關鍵因素是在設計數位學習內容與經營模式時不能不考慮的重點。教育是百年事業,不會因傳統或數位教學模式而改變的。就像討論人類的閱讀行為一樣,有了電子書就沒有人看紙本書了嗎? 有了網路就沒人看電視了嗎? 有了DVD就沒有人進電影院了嗎?我認為各有優點,端看學習者選擇,且未來這些不同的形式仍會並存很長一段時間:



逛了一下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辦公室的網站,執行單位成效提供了各公部門的教學網站,以數位典藏禔供了學習素材與動畫,大概逛了一下我覺得歷史文化學習網做的還滿有趣的。其它的多是文字型內容,尚無提供進階的互動式學習。學習資源提供了各種學習網站的連結,為臺灣數位學習各主題式資源網站 (subject resources),似主題式資源指引網站 (subject gateway, subject directory)。第一期成果都是無效的連結 (broken link)。

雖然老師亦提到了知、行、思,但是「思」的階段不易達成並進行評估,不管是傳統還是數位學習都應以啟發學習者思考為一大目標。我們目前是學習者,亦期待自己接受任何的「知」與進行任何的「行」之後,都能有獨立的「思」,共勉之。

Field research, 10/29

實地研究法 (field research)是屬於質化研究,吳老師再次講解了量化與質化的差異:
‧量化:具有既定的觀點,由被研究者回答。
‧質化:在自然環境中素描當時發生的事件。且具有以下的特徵:
1. 重要的環境。
2. 意義的解讀:事件發生人的意義而非研究者的意義,如學術圖書館觀點研究的是讀者的觀點。
參考 Pettigrew 的研究場域圖,吳老師提到田野調查的第一個觀察,就是要把實體環境畫出來,而且要以"新鮮的眼睛"看事情。另外,Prof. Foster的教學簡報檔裡提到了"可接受的無能者" (acceptable incompetent),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google了一下 acceptable incompetent是指:就是某人在實地裡只有部分能力(技術或知識),但他不具威脅性、需要被教導,因而被接受。(註1)又看到另一個在英國的研究日記提到,她問自己在新聞室中,是不是要假裝不知道新聞的專有名詞或行話,扮成acceptable incompetent。(註2)。 這個日記的作者,最後決定坦言她的單位及研究目的,適當地在對話中透露她曾有的經驗, 並且只表達她熟悉的行話。她最近一篇文章止於今年八月,這是他研究的過程記錄,似乎是一個很有趣的blog,我可以慢慢把它看完。

這個週末去了一趟家附近的公共圖書館的閱報室作本次的觀察報告。 挑選該場地的原因是:
1. 因為觀察報告,我屬意一個的動作種類不多的區域去作細部描述。
2. 時間選在閉館前一小時。
3. 我熟悉實體環境,我對自己這個 spy 的角色可以輕鬆認同,並仰賴桌椅及閱報的動作使我可以自然地進行觀察。
4. 對該區域內的使用者及互動性感到陌生,足以使我帶著新鮮的眼睛去觀察。

觀察的過程出乎我意料地緊湊,往來的使用者超出我的想像,形容成緊張刺激亦不為過,至少我內心是如此。有趣的是,藉著觀察我可以推斷不同使用者間的關係,來館目的,甚至是個性與行業,真的非常有趣!完成的一手資料中英夾雜、圖文並用,尚需系統性整理與騰寫。

其實Prof. Foster出的作業都很有趣,也很實務。以一門"方法學"的課來說,這樣的作業對我們知識的吸收與消化,非常有益!! 我聯想到以前學編目學的時候,同樣是一門非常實務的理論課,或稱非常理論的實務課,上課時即使作了練習但仍無法理解與應用,但當實際到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操作時,就完全能夠明白「編目」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雖然作業多、課業重、英文難,主題陌生,我們還是可以打起精神咬牙度過每一堂課,並帶著豐碩的果實向未來邁進的。


註1: http://ppm.isu.edu.tw/UpLoadFiles/7515A1A19.ppt, accessed on 20081103
註2: http://newspaperethnogaphy.blogspot.com/2008/04/roles-in-field.html, accessed on 20081103

informetrics, 10/27

今天邀請到蔡明月老師,是華人的資訊計量學權威。

資訊科學的兩大分支,是資訊檢索與資訊計量學。傳統的書目計量學 (bibliometrics) 是資訊計量學的源頭,而後又產生了科學計量學等,共通點都是用數學的方式計算知識傳播物的情況,並加以解釋。

老師們提到一個問題,既然書目計量學可以應用在圖書館館藏發展及淘汰的策略中,為什麼沒有圖書館進行?我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但也很好奇為什麼在台灣這麼多間圖書館中沒有一間圖書館進行這項眾圖資領域者皆知的工作?這項工作本身太龐大,且館務繁重,造成館員無法進行或排斥這項工作,或者有其它政治因素阻礙。蔡老師建議可以由碩博士生與圖書館合作進行圖書館的書目計量統計工作。我試著提出以下疑問:

1. 館內是否現存有其它方法比書目計量的數字更有說服力呢?是什麼方法?
2. 如果館務繁重無法進行,但現有的館藏發展政策無法發揮館藏效益,是否可以將工作項目汰換以進行書目計量呢?
3. 以大學圖書館為例,進行校內教職員生的著作出版在該圖書館館藏資料的收錄情況來進行書目計量的統計,用以年度期刊訂購及淘汰的標準,當是非常具說服力的館藏統計資料。

我相信實務工作仍有許多層面是我們未了解的,但圖書館長期社會地位不被重視有其根本原因。除了國家政策發展外,我們都應賦予自己更高的期許,以建立自己的專業形象為基礎,去提升圖書館員與圖書館事業的社會地位。

Exercise Discussion, 10/22

Feelings (Affective)
今天老師給了我們一些時間完成作業上傳及討論。我興致勃勃地保持聽講的注意力,老實說雖然有時會稍微神遊,但大致上還是維持不錯的精神。我注意到Prof. Foster都會準備每一堂課的所使用的ppt,那份ppt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在閱讀教科書後提供條理分明的觀念,增加對課程的理解。所以我更告訴自己要心懷感激,努力把握上課的機會。另外,吳老師在課堂中,不僅扮演「教授」、「助教」及「即席口譯者」,並不時以學生的角度與Prof. Foster討論作業或是學生的吸收程度,真的不比她一個人上課輕鬆呀。


Thoughts (Cognitive)
雖然上傳作業花了一些時間,但有兩位同學主動地與老師討論他們的作業,也使我們釐清不少對命題 (proposition) 與假設 (hypothesis) 的概念。但也許以後作業可以先行完成並上傳,如此一來可以讓上課時間充欲一些。課堂結束前吳老師與Foster教授對於這次的作業標題當場討論了起來,一方面感謝吳老師對我們的程度與作業的關心,一方面能夠見到兩位老師理性的討論與概念的交流,也覺得受益匪淺。命題與假設的練習,有助於對該文章的理解與解釋,也許我們該在看完一篇文章後都做這樣的練習。


Actions (Physical)
這次雖然沒時間上完應有的進度,但是老師結束前給了作業及下次上課的ppt檔,我們可以先查查單字,先行預習老師下次講的課程內容,我覺得滿好的,希望都能先拿到ppt。另外,不只是我,大部份同學對於課堂中提問都仍持較小心或保留的態度。以學習面來說,少問不見得少學,但多問一定可以多學;以實際面來說,正如小蝶老師提到的,我們繳了這些學費真是該好好運用,努力發問就是善用學費的一種方式。
給自己的新期許:我要練習在課堂中發問。

Prof. Candidate, 10/20

第一次聽到這麼多高級應試者的專題報告,真是賺到了!我想要先給這幾位老師們掌聲鼓勵,謝謝你們願意讓我們聽到精采的演說,你們真的很棒!

場次一:數位學習,實務經驗豐富並富有教學熱忱。
場次二:數位建築,興趣廣泛、作品充足。
場次三:資料探勘,由淺入深,系統化講解。
場次四:數位典藏,成品內容豐富,居功厥偉,報告時間精準。
場次五:智慧財產權,對目標國家的立法是很有貢獻的。

發現一個通則,各位老師的簡報檔都做的很清楚、條列分明,緊張是難免,但是排解緊張更是需要磨練。除了與圖資本身有相關的報告外,但某些老師似乎欠缺與圖資的連結。

我想,如果來應徵圖資所的老師,可以做一些準備:
1. 對系所學科及該所特色的瞭解。
2. 研究背景與未來研究興趣。
3. 展現教學熱忱與研究精神。
4. 適量且字體適中的投影片,一定是自己熟悉到不行的內容。
5. 儀態、自信與臨場反應。

自己以前也應徵過要做簡報的工作。在家很認真的製作投影片、練習報告。當天台下只有一位主考官,報告完心中只有兩個字:緊張。雖然主考官告訴我簡報內容準備地很不錯,不過卻沒有得到工作。當然,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我學到了該產品本身及臨場的應對。找工作這種事得放寬心,面試只一個彼此了解的過程,結果並不代表自己的優劣,只是適不適合而已。「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累積平日的實力,該表現時就應當仁不讓。看著班上同學多數未有工作經驗,想跟你們說:

「你們都有無限的可能,別將自己挶限在一個職位或一間公司,多做嘗試,發掘自己的興趣,當你發現這件事是對的,就努力堅持下去。」

(老生常談,請多包含)

工作更快樂,這本書幫助我不少,改文再敘。

Information Policy, 10/13

Affection
這天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 Peter Warning http://people.cite.hku.hk/pwarning/ 教授的演講。老師也是個有趣的外國人,還好老師的澳洲腔並沒有擊退大家,並且有小蝶老師從旁輔助,我們才能在不給老師太大的挫折下完成這場聽講。


Thoughts
「資訊政策」聽起來生硬,老師一開始從其本身的理論說起,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一個觀念,小則公司,大則國家均有各種因應的資訊政策,而且與我們自己也都息息相關。
會後我提了一個問題:在香港或澳洲有沒有什麼樣的資訊政策鼓勵民眾使用圖書館?原以為資訊政策是硬邦邦且極度誘人的法條,如:一年借書20本以上者抵稅20%。後來老師提到各種建築的館舍、適當地語言的館藏等都屬資訊政策,這真的是我沒想到的部份。原來我們身邊一直都有資訊政策在執行。

Actions
老師亦提到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隱私權 (privacy) 及合理對待 (fair treatment) 的問題。圖書館事業的普及,是否能減少數位落差?在圖書館借書時,流通櫃台體貼地讓借閱人也有營幕可看到自己的資料及借閱情形,但排隊於後的人亦可清楚見到其姓名、系級及地址,館方此美意是否有顧慮到隱私權?特權 (privilege) 無所不在,看個新聞也會提到,王文洋先生說「是王永慶的兒子,我沒有任何的特權,我有所有的責任」。各館應有公開的館藏政策,才能發展各項策略及因應各種問題。

Valuable Exercise, 10/15

Thanks Prof. Foster and Prof. MeiMei for giving us such a valuable exercise opportunity.


(Below English sentences are copied from Kuhlthau's ISP page at http://www.scils.rutgers.edu/~kuhlthau/information_search_process.htm)


Affective symptoms of uncertainty, confusion and frustration prevalent in the early st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vague, unclear thoughts about a topic or problem.

Literature Review:
一開始,文獻探討對我來說是指將大量的資料集結、閱讀、表達,並與研究建立關聯。老師給我們的回家作業,是上次課後的復習功課,使我們可以在獨立的狀態下去思考文獻中各個的部份的意義,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正如美美老師所提,我們能有這樣的練習經驗,真的是非常難得。目前,我們尚未開始進行論文的任一部份,對文獻探討「感受」可以藉由老師授課及作業練習中逐一獲得釐清。但在未來實際進行碩士論文的撰寫時,需將所學融會貫通才能派上用場。

Social Theory:
社會理論是一個由專家學者經由研究發現或發展出來的「定論」,這是我一開始的想法。兩位老師都在課堂中提供例子來解說,並提出與意識型態 (ideology) 最大的不同是社會理論是可以驗證的 (testable)。如果某一普遍存在於某眾的意識型態,是否可以經由科學方法或社會研究加以驗證使之成會社會理論?


Thoughts that begin as uncertain, vague, and ambiguous become clearer, more focused, and specific as the search process progresses.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探討是研究論文的基礎工作,問題可以經由文獻探討釐清或聚焦,亦可產生新問題。我們藉由自己的圖書資源清單可以逐步完成,大量閱讀文獻後,將概念整合,以具知識架構的邏輯性書寫出來,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形成正式的文獻探討前,修改是不斷進行的工作。老師提到要批判地評論 (critical evaluate), 但如何在閱讀大量文獻後 (客觀地收集文獻) 提出不含偏見的文獻探討?

Social Theory:
對於社會理論,我可以試著提出一個假定 (assumption):那是一個存在在人類生活中可以經由驗證得到答案。是一個具有多種社會慣性集合概念 (concept) ,並與人類或事件建立各種關聯 (relationship) ,它可以經由各種方式將其分析成數個單元 (units of analysis)。那跟科學證據有什麼不同?



Through their actions, people seek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the general topic in the beginning stages of the search process and pertinent to the focused topic toward closure.

Literature Review:
上述的疑問,期待能在自行撰寫論文時逐一釐清。目前我已有大致的研究方向,盼能提早進行文獻探討的工作,大量閱讀與整合,使能解惑並著手論文的進行。

Social Theory:
課本提到它是成長的、開放的、延伸的,歡迎檢證、正向與負向的證據,依證據而改變
的。但目前我尚未得到一個明確的概念,在 Actions 經驗裡,我可以算處於 exploration 到 formulation 的階段,但尚為觸及更充足的相關文獻,目前僅止於課本的介紹。



上網找了Professor Tom WilsonProfessor Carl Collier Kuhlthau 的網頁,發現 Prof. Wilson 與 Prof. Foster 任教於同一所學院 (Informatio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哇喔~」我在心裡驚豔了一下,更覺得該好好珍惜與老師相處的時間。另又意外發現 Prof. Kuhltuau 曾在1999年五月來到台灣,分別在台大、師大及世新演講,我心裡又是一陣驚喜。當然,我們已經很幸運能請到非常認真教學的 Prof. Foster, 貪心的問,我們是否有機會再請到這些大老級的人物一起來台灣呢?

Literature Review, 10/08

文獻探討是本次上課的主題,上課的是遠從英國來的 Prof. Foster。真的很幸運可以由外國老師來幫我們上這五週的課,雖然聽英文很吃力,但這真的是個很難得的機會,我們都要好好把握。

針對課文中提到的六種類型,老師都提供了範例讓我們了解,這真的是書本上沒教的事,尤其是研究方法這樣哲學似的科目。老師還很貼心地找了臺灣教授的文章,讓我們研讀並分析其架構,並且當成是作業來做練習。作作業時發現,學術論文的每一個部份,都有其存在的目地與應敘明的研究內容,對於讀者來說正是建立其知識系統的邏輯性架構。

記得老師一直提到 critical 這個字在論文中文獻探討的重要。「辨正」是臺灣教育中很缺乏的一項訓練,如何以客觀的角度去看一件事,而非純然地被說服或被擊倒。當然,也不是一味的反對或是辯論,應該在有足夠的理由下去闡述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才不失辨正或 critical 的意義。

美美老師也與Prof. Foster在課堂上大方討論書中受質疑的地方,這樣的討論型態,我覺得是做為學生的我們很欠缺的經驗及勇氣,真的要多努力呀!

穆教授講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系統設計, 10/08

記得大三時,在bbs上應徵了一個兼職的工作,是規劃一間資訊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那時正是知識管理在國內興起的時候。很開心他們知道我們這個科系,找了兩個圖資系的學生,並且能夠讓我們主導規劃他們內部知識管理系統的工作。跟穆老師所提的經驗類似,我們與各部門主管一一面談,了解各部需求與期待後,提出了幾張流程圖及系統需求書,讓他們建立在公司內部的Notes系統上,包含了借還書、預約及期刊、手冊、出國報告書等的管理系統及流程。當然,穆老師的GE專案做了系統性及科學化的調查與分析,並提出各種階段性的設計與願景,是當時大三的我們望塵莫及的。

其中,三個檢索系統的進程規劃,從資料系統 (data system)、資訊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 及知識系統 (knowledge system) 非常精要地說明資訊檢索系統的發展歷史。以後我們也可以拿來做個人或是工作上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藍圖。一般的公司對不能立即產生利潤的工作是放在較低的執行順序的。但是當知識管理的意識產生了,系統設計通常是最優先的執行序。事實上,組織文化的改變才是知識管理中「分享」的要義。組織中可以藉由知識管理系統這個分享的平台,暢通員工分享的管道,首要讓員工覺得「好用」、且能讓他在裡頭有「挖寶」的感覺,才能漸漸使其樂於分享,以達成知識管理的目的。

研究方法之震撼教育, 10/1

記得數年前大三時上的人文社會文獻,當時授課的宋老師在課堂上,讓我們嘗到聞名以久的震撼教育。就是老師當場出題目,要同學去找資料,下課時間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告訴老師答案。這天,美美老師也是在課堂上給我們一個小組討論,即席報告的小小震撼教育,考驗我們教科書內容的理解、整合的功力、小組的分工合作、及工具的使用,說是震撼,也是很好的教育機會。

在同學報告中,提到了取樣。我聯想到上午聽了穆老師的演講,曾元顯老師亦提出了一個樣本的問題與穆老師討論。曾老師表示,在穆老師的研究裡可能是樣本數取得少,才會得到這樣不規律的結果。既為取樣,就不是全面,該取怎樣的數目才能接近真實呢?質化研究法亦提到研究對象的代表性,那又該如何尋找具代表性的樣本呢?

研究方法學起來很像哲學,又像數學,又像社會學,實在是一門不容易的科目,既有龐大的理論,又須以實務來執行,但我想學起來會很有用,以後我可以善用這些知識或角度,更客觀、更系統化、更科學地來看待我們週遭的事件。

Prof. Mu's talk, 10/01

在聽穆老師的課前,我們看了一篇講LSI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的英文文章,啃得很辛苦對LSI卻仍一知半解。大概只記得文章提到LSI對檢索中的同義字 (synonymy) 比較有功效。

一開始老師親切地以中文介紹了Milwaukee的風光以及他居住的湖畔別墅,真是令人羨慕呀!進入正題後開始以英文講解。老實說,坐在中後方的我聽得不是很清楚也不是很懂,真是對遠道而來的老師不好意思呀!所以上網找了一個介紹LSI的網頁 http://knowledgesearch.org/lsi/lsa_explanation.htm,再結合穆老師的課堂中提到的東西,才讓我對LSI有個較清楚的畫面,同時也讓我聯想起了權威控制。

權威控制的目的,就是在改進檢索的結果,使能一次找全、找準。但一般使用者使用或是接受程度似乎總是不那麼顯著。穆老師投影片的副標題:No blames on Users,我們可以善用科技為我們達到改善檢索結果的目的。記得以前看電視某個藝人提到林青霞,說她在化妝室化了兩個多小時的妝,一出來卻看起來好像沒化妝一樣,這是化妝師技術高明之處。我們的檢索系統,也可以此為目標,讓讀者不知不覺、只需直覺地點選就能找到符合所需的資料,這背後就可以由像LSI這樣高明的技術來完成。所以,以使用者的觀點來說,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建立權威控制呢?

如果把龐大的網路資源當成一個超大型的語料庫 (corpus),利用LSI可以找出相關的網頁或文章,及也許可以蒙資訊爆炸之利,而不受其害。

Inconsistency

今天難得搭乘圖書館的電梯,進門後發現有急促的腳步聲向我逼進,下意識地伸出食指往樓層按鈕搜尋開關門鍵,但我的手指卻愣在兩個按鍵前,久到足以讓門關起來。一個"閉"與一個由兩個頂點像外的三角形的按紐並排,是我老了嗎?短時間之內竟無法分辨出開與關來。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指出圖書館的標示系統代表一個圖書館的形象。電梯按鍵很小但也屬標示系統的一部份,該符合標示系統的一致性 (consistency)原則。

No blames on users. 今天,我是個挑剔的使用者。

Preview of Research Method

老師一上課就解釋為什麼要帶筆電上課,對於最近喜歡寫字(事實上是鬼劃符)的我來說,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新方向。可以快速查找資料,善用工具,希望我能與隨身科技和睦相處。

學習一門新的學問,可以從其知識體系架構中著手是做洽當不過的了。的確,自己預習書中的內容未得到知識卻獲得更多的困惑,從專業詞彙(terminology, jargon)下手,並為之建立系統性的知識架構,命名(labeling)與歸類(clustering),讓我覺得很受用,希望能延用此一學習法進入現在與未來的各個學門。

我上網找了李嗣涔教授的手指識字,找到一篇在氣功學會網站的文章,是這樣偽科學屬於氣功的一塊?但是接受測驗的小朋友並沒有提到曾學習過氣功;另外又上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影像系統以「手指識字」在篇名、關鍵字、摘要找到了七篇文章,其中六篇出自《佛學與科學》這本期刊中,是否意味又與佛學有關係呢?



社會科學的面象是廣泛的、變動的,我們從事的圖書資訊屬於社會科學的一環,與社會群眾息息相關。人們慣以宗教來解釋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17世紀工業革命發生前如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亦是如此,只是消長而已。

社會科學研究法已有前人耕耘的結果,現在我要好好領受這些前人的智慧及老師的引導,並將之善用於後的研究與工作,當未知的事情有了脈絡,有了系統性的架構,我們就能登門而入,細嘗知識的美味。

圖像化圖書資訊學

為什麼古代會有圖書館?

課堂中後來談到了圖書資訊學的演進,老師要我們想想圖書資訊學是什麼,以圖片表示,剛好在路上看到有人穿化學元素週期表的T-shirt,我認為圖書資訊學可以是一個圖資週期表 (Periodic table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





橫排為週期 (Period),為一學科遞嬗演變的情形;縱排為族 (Group)是指類似相鄰的學科。

圖書資訊學由三大學門所組成,一為書目學 (Bibliographic science),二為教育學與社會學 (Education and sociology),以及資訊科學 (information science)。表中空白處留給未來新學科或中間學科的興起。圖書資訊學是個不斷變動的學科,但是其以服務人類資訊取用的目的不會改變,故以書目研究為根本,資訊科學技術為觸角,進入教育與社會學的領域中,深入人類社群,以社會觀察者自居,以教育淺移默化,引導大眾進行穿越時空的知識交流。

課堂中老師提到圖書資訊學是一份專業 (profession) 或是一門學科 (discipline)。記得今年八月看奧運節目時,紀政女士提到外國選手在詢問對方的項目時是問What is your discipline?由此見國外選手視紀律為訓練之要項。我自問,圖書資訊學是否是一門經得起反覆測試的一門學科(discipline)?抑或是一份由工作衍生出來形成的專業 (profession)?除卻醫生與律師這種顯目的專業,理財專員、醫檢師等在台灣皆有證照制度以示其專業,顯然在台灣圖書館員並未被視為專業;圖書資訊學藉由各個知識版塊的抽換與重組,我們可以反覆測試讀者的反應以得證明學科的走向是否適宜,以圖書資訊學「變」的本質來說,「變」是我們的紀律 (或學科)可以反覆測試,「不變」就是圖書資訊學需要省思的時候了。


就我所知,古代的圖書館一開始是為了典藏書籍,後來為了便利人門取用書籍及資料﹝或統稱知識﹞才衍生出目錄學、圖書館學、參考資源等,所以圖書館終極目標應是為了要服務大眾對知識的取用。

Grateful Opening


我很努力,但也真的非常幸運!







我的準備時程:
三月:看研究所考古題,到期刊論文找答案,並且看報名學校的老師最近幾年的文章。
四月:看近幾年高普特考的考古題,到期刊論文找答案。平均一週跑一次並在當週吸收完。
五月:發現有很多基本的觀念不清楚,回頭找書看。
六月:實際考古題演練,並且把前幾個月念的東西背熟。

圖書清單:
每個人有的跟缺的都不同,在此列出我印象深刻的書:
1. 黃慕萱,資訊檢索。
2. 陳昭珍,電子圖書館整合檢索之理論與實作。
3. 吳美美,中文資訊檢索系統使用研究。
4. 賴鼎銘,圖書館學的哲學。
5. 吳明德,館藏發展。
6. 李華偉,現代化圖書館管理。
7. 胡述兆、王梅玲,圖書館新定義 。
8. 程麟雅,圖書館管理析論。

看書以外:
1. PTT國考版有很精采的心得分享可以在一開始就先看一下。
2. 那時很久沒念書了,是慢慢增加念書的時數與感覺的。
3. 讀書很苦悶,我會找信任的親朋好友聊聊。
4. 普通科目因為準備時間不多,我是看考古題抄答案背起來。
5. 每天各看一份中文及英文報紙,了解時事增加寫做題材。
6. 看書很容易有疑問或想法,準備一本便條紙把看書的問題寫下來回家上網找答案,順便瀏覽一下圖資相關新知。
7. 自己找資料對我很有幫助,常藉著瀏覽也同時找到其它自己不熟知但考題未出現過的議題。


很感謝這四個月中一路幫助我的人,謝謝你們!

準備考試的人應該都有個心得,如果有幸考上,一定要回饋。請期待下回精采分享!
路人或熟人有任何問題歡迎寫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