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etrics, 10/27

今天邀請到蔡明月老師,是華人的資訊計量學權威。

資訊科學的兩大分支,是資訊檢索與資訊計量學。傳統的書目計量學 (bibliometrics) 是資訊計量學的源頭,而後又產生了科學計量學等,共通點都是用數學的方式計算知識傳播物的情況,並加以解釋。

老師們提到一個問題,既然書目計量學可以應用在圖書館館藏發展及淘汰的策略中,為什麼沒有圖書館進行?我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但也很好奇為什麼在台灣這麼多間圖書館中沒有一間圖書館進行這項眾圖資領域者皆知的工作?這項工作本身太龐大,且館務繁重,造成館員無法進行或排斥這項工作,或者有其它政治因素阻礙。蔡老師建議可以由碩博士生與圖書館合作進行圖書館的書目計量統計工作。我試著提出以下疑問:

1. 館內是否現存有其它方法比書目計量的數字更有說服力呢?是什麼方法?
2. 如果館務繁重無法進行,但現有的館藏發展政策無法發揮館藏效益,是否可以將工作項目汰換以進行書目計量呢?
3. 以大學圖書館為例,進行校內教職員生的著作出版在該圖書館館藏資料的收錄情況來進行書目計量的統計,用以年度期刊訂購及淘汰的標準,當是非常具說服力的館藏統計資料。

我相信實務工作仍有許多層面是我們未了解的,但圖書館長期社會地位不被重視有其根本原因。除了國家政策發展外,我們都應賦予自己更高的期許,以建立自己的專業形象為基礎,去提升圖書館員與圖書館事業的社會地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