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rcise Discussion, 10/22

Feelings (Affective)
今天老師給了我們一些時間完成作業上傳及討論。我興致勃勃地保持聽講的注意力,老實說雖然有時會稍微神遊,但大致上還是維持不錯的精神。我注意到Prof. Foster都會準備每一堂課的所使用的ppt,那份ppt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在閱讀教科書後提供條理分明的觀念,增加對課程的理解。所以我更告訴自己要心懷感激,努力把握上課的機會。另外,吳老師在課堂中,不僅扮演「教授」、「助教」及「即席口譯者」,並不時以學生的角度與Prof. Foster討論作業或是學生的吸收程度,真的不比她一個人上課輕鬆呀。


Thoughts (Cognitive)
雖然上傳作業花了一些時間,但有兩位同學主動地與老師討論他們的作業,也使我們釐清不少對命題 (proposition) 與假設 (hypothesis) 的概念。但也許以後作業可以先行完成並上傳,如此一來可以讓上課時間充欲一些。課堂結束前吳老師與Foster教授對於這次的作業標題當場討論了起來,一方面感謝吳老師對我們的程度與作業的關心,一方面能夠見到兩位老師理性的討論與概念的交流,也覺得受益匪淺。命題與假設的練習,有助於對該文章的理解與解釋,也許我們該在看完一篇文章後都做這樣的練習。


Actions (Physical)
這次雖然沒時間上完應有的進度,但是老師結束前給了作業及下次上課的ppt檔,我們可以先查查單字,先行預習老師下次講的課程內容,我覺得滿好的,希望都能先拿到ppt。另外,不只是我,大部份同學對於課堂中提問都仍持較小心或保留的態度。以學習面來說,少問不見得少學,但多問一定可以多學;以實際面來說,正如小蝶老師提到的,我們繳了這些學費真是該好好運用,努力發問就是善用學費的一種方式。
給自己的新期許:我要練習在課堂中發問。

Prof. Candidate, 10/20

第一次聽到這麼多高級應試者的專題報告,真是賺到了!我想要先給這幾位老師們掌聲鼓勵,謝謝你們願意讓我們聽到精采的演說,你們真的很棒!

場次一:數位學習,實務經驗豐富並富有教學熱忱。
場次二:數位建築,興趣廣泛、作品充足。
場次三:資料探勘,由淺入深,系統化講解。
場次四:數位典藏,成品內容豐富,居功厥偉,報告時間精準。
場次五:智慧財產權,對目標國家的立法是很有貢獻的。

發現一個通則,各位老師的簡報檔都做的很清楚、條列分明,緊張是難免,但是排解緊張更是需要磨練。除了與圖資本身有相關的報告外,但某些老師似乎欠缺與圖資的連結。

我想,如果來應徵圖資所的老師,可以做一些準備:
1. 對系所學科及該所特色的瞭解。
2. 研究背景與未來研究興趣。
3. 展現教學熱忱與研究精神。
4. 適量且字體適中的投影片,一定是自己熟悉到不行的內容。
5. 儀態、自信與臨場反應。

自己以前也應徵過要做簡報的工作。在家很認真的製作投影片、練習報告。當天台下只有一位主考官,報告完心中只有兩個字:緊張。雖然主考官告訴我簡報內容準備地很不錯,不過卻沒有得到工作。當然,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我學到了該產品本身及臨場的應對。找工作這種事得放寬心,面試只一個彼此了解的過程,結果並不代表自己的優劣,只是適不適合而已。「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累積平日的實力,該表現時就應當仁不讓。看著班上同學多數未有工作經驗,想跟你們說:

「你們都有無限的可能,別將自己挶限在一個職位或一間公司,多做嘗試,發掘自己的興趣,當你發現這件事是對的,就努力堅持下去。」

(老生常談,請多包含)

工作更快樂,這本書幫助我不少,改文再敘。

Information Policy, 10/13

Affection
這天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 Peter Warning http://people.cite.hku.hk/pwarning/ 教授的演講。老師也是個有趣的外國人,還好老師的澳洲腔並沒有擊退大家,並且有小蝶老師從旁輔助,我們才能在不給老師太大的挫折下完成這場聽講。


Thoughts
「資訊政策」聽起來生硬,老師一開始從其本身的理論說起,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一個觀念,小則公司,大則國家均有各種因應的資訊政策,而且與我們自己也都息息相關。
會後我提了一個問題:在香港或澳洲有沒有什麼樣的資訊政策鼓勵民眾使用圖書館?原以為資訊政策是硬邦邦且極度誘人的法條,如:一年借書20本以上者抵稅20%。後來老師提到各種建築的館舍、適當地語言的館藏等都屬資訊政策,這真的是我沒想到的部份。原來我們身邊一直都有資訊政策在執行。

Actions
老師亦提到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隱私權 (privacy) 及合理對待 (fair treatment) 的問題。圖書館事業的普及,是否能減少數位落差?在圖書館借書時,流通櫃台體貼地讓借閱人也有營幕可看到自己的資料及借閱情形,但排隊於後的人亦可清楚見到其姓名、系級及地址,館方此美意是否有顧慮到隱私權?特權 (privilege) 無所不在,看個新聞也會提到,王文洋先生說「是王永慶的兒子,我沒有任何的特權,我有所有的責任」。各館應有公開的館藏政策,才能發展各項策略及因應各種問題。

Valuable Exercise, 10/15

Thanks Prof. Foster and Prof. MeiMei for giving us such a valuable exercise opportunity.


(Below English sentences are copied from Kuhlthau's ISP page at http://www.scils.rutgers.edu/~kuhlthau/information_search_process.htm)


Affective symptoms of uncertainty, confusion and frustration prevalent in the early st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vague, unclear thoughts about a topic or problem.

Literature Review:
一開始,文獻探討對我來說是指將大量的資料集結、閱讀、表達,並與研究建立關聯。老師給我們的回家作業,是上次課後的復習功課,使我們可以在獨立的狀態下去思考文獻中各個的部份的意義,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正如美美老師所提,我們能有這樣的練習經驗,真的是非常難得。目前,我們尚未開始進行論文的任一部份,對文獻探討「感受」可以藉由老師授課及作業練習中逐一獲得釐清。但在未來實際進行碩士論文的撰寫時,需將所學融會貫通才能派上用場。

Social Theory:
社會理論是一個由專家學者經由研究發現或發展出來的「定論」,這是我一開始的想法。兩位老師都在課堂中提供例子來解說,並提出與意識型態 (ideology) 最大的不同是社會理論是可以驗證的 (testable)。如果某一普遍存在於某眾的意識型態,是否可以經由科學方法或社會研究加以驗證使之成會社會理論?


Thoughts that begin as uncertain, vague, and ambiguous become clearer, more focused, and specific as the search process progresses.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探討是研究論文的基礎工作,問題可以經由文獻探討釐清或聚焦,亦可產生新問題。我們藉由自己的圖書資源清單可以逐步完成,大量閱讀文獻後,將概念整合,以具知識架構的邏輯性書寫出來,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形成正式的文獻探討前,修改是不斷進行的工作。老師提到要批判地評論 (critical evaluate), 但如何在閱讀大量文獻後 (客觀地收集文獻) 提出不含偏見的文獻探討?

Social Theory:
對於社會理論,我可以試著提出一個假定 (assumption):那是一個存在在人類生活中可以經由驗證得到答案。是一個具有多種社會慣性集合概念 (concept) ,並與人類或事件建立各種關聯 (relationship) ,它可以經由各種方式將其分析成數個單元 (units of analysis)。那跟科學證據有什麼不同?



Through their actions, people seek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the general topic in the beginning stages of the search process and pertinent to the focused topic toward closure.

Literature Review:
上述的疑問,期待能在自行撰寫論文時逐一釐清。目前我已有大致的研究方向,盼能提早進行文獻探討的工作,大量閱讀與整合,使能解惑並著手論文的進行。

Social Theory:
課本提到它是成長的、開放的、延伸的,歡迎檢證、正向與負向的證據,依證據而改變
的。但目前我尚未得到一個明確的概念,在 Actions 經驗裡,我可以算處於 exploration 到 formulation 的階段,但尚為觸及更充足的相關文獻,目前僅止於課本的介紹。



上網找了Professor Tom WilsonProfessor Carl Collier Kuhlthau 的網頁,發現 Prof. Wilson 與 Prof. Foster 任教於同一所學院 (Informatio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哇喔~」我在心裡驚豔了一下,更覺得該好好珍惜與老師相處的時間。另又意外發現 Prof. Kuhltuau 曾在1999年五月來到台灣,分別在台大、師大及世新演講,我心裡又是一陣驚喜。當然,我們已經很幸運能請到非常認真教學的 Prof. Foster, 貪心的問,我們是否有機會再請到這些大老級的人物一起來台灣呢?

Literature Review, 10/08

文獻探討是本次上課的主題,上課的是遠從英國來的 Prof. Foster。真的很幸運可以由外國老師來幫我們上這五週的課,雖然聽英文很吃力,但這真的是個很難得的機會,我們都要好好把握。

針對課文中提到的六種類型,老師都提供了範例讓我們了解,這真的是書本上沒教的事,尤其是研究方法這樣哲學似的科目。老師還很貼心地找了臺灣教授的文章,讓我們研讀並分析其架構,並且當成是作業來做練習。作作業時發現,學術論文的每一個部份,都有其存在的目地與應敘明的研究內容,對於讀者來說正是建立其知識系統的邏輯性架構。

記得老師一直提到 critical 這個字在論文中文獻探討的重要。「辨正」是臺灣教育中很缺乏的一項訓練,如何以客觀的角度去看一件事,而非純然地被說服或被擊倒。當然,也不是一味的反對或是辯論,應該在有足夠的理由下去闡述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才不失辨正或 critical 的意義。

美美老師也與Prof. Foster在課堂上大方討論書中受質疑的地方,這樣的討論型態,我覺得是做為學生的我們很欠缺的經驗及勇氣,真的要多努力呀!

穆教授講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系統設計, 10/08

記得大三時,在bbs上應徵了一個兼職的工作,是規劃一間資訊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那時正是知識管理在國內興起的時候。很開心他們知道我們這個科系,找了兩個圖資系的學生,並且能夠讓我們主導規劃他們內部知識管理系統的工作。跟穆老師所提的經驗類似,我們與各部門主管一一面談,了解各部需求與期待後,提出了幾張流程圖及系統需求書,讓他們建立在公司內部的Notes系統上,包含了借還書、預約及期刊、手冊、出國報告書等的管理系統及流程。當然,穆老師的GE專案做了系統性及科學化的調查與分析,並提出各種階段性的設計與願景,是當時大三的我們望塵莫及的。

其中,三個檢索系統的進程規劃,從資料系統 (data system)、資訊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 及知識系統 (knowledge system) 非常精要地說明資訊檢索系統的發展歷史。以後我們也可以拿來做個人或是工作上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藍圖。一般的公司對不能立即產生利潤的工作是放在較低的執行順序的。但是當知識管理的意識產生了,系統設計通常是最優先的執行序。事實上,組織文化的改變才是知識管理中「分享」的要義。組織中可以藉由知識管理系統這個分享的平台,暢通員工分享的管道,首要讓員工覺得「好用」、且能讓他在裡頭有「挖寶」的感覺,才能漸漸使其樂於分享,以達成知識管理的目的。

研究方法之震撼教育, 10/1

記得數年前大三時上的人文社會文獻,當時授課的宋老師在課堂上,讓我們嘗到聞名以久的震撼教育。就是老師當場出題目,要同學去找資料,下課時間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告訴老師答案。這天,美美老師也是在課堂上給我們一個小組討論,即席報告的小小震撼教育,考驗我們教科書內容的理解、整合的功力、小組的分工合作、及工具的使用,說是震撼,也是很好的教育機會。

在同學報告中,提到了取樣。我聯想到上午聽了穆老師的演講,曾元顯老師亦提出了一個樣本的問題與穆老師討論。曾老師表示,在穆老師的研究裡可能是樣本數取得少,才會得到這樣不規律的結果。既為取樣,就不是全面,該取怎樣的數目才能接近真實呢?質化研究法亦提到研究對象的代表性,那又該如何尋找具代表性的樣本呢?

研究方法學起來很像哲學,又像數學,又像社會學,實在是一門不容易的科目,既有龐大的理論,又須以實務來執行,但我想學起來會很有用,以後我可以善用這些知識或角度,更客觀、更系統化、更科學地來看待我們週遭的事件。

Prof. Mu's talk, 10/01

在聽穆老師的課前,我們看了一篇講LSI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的英文文章,啃得很辛苦對LSI卻仍一知半解。大概只記得文章提到LSI對檢索中的同義字 (synonymy) 比較有功效。

一開始老師親切地以中文介紹了Milwaukee的風光以及他居住的湖畔別墅,真是令人羨慕呀!進入正題後開始以英文講解。老實說,坐在中後方的我聽得不是很清楚也不是很懂,真是對遠道而來的老師不好意思呀!所以上網找了一個介紹LSI的網頁 http://knowledgesearch.org/lsi/lsa_explanation.htm,再結合穆老師的課堂中提到的東西,才讓我對LSI有個較清楚的畫面,同時也讓我聯想起了權威控制。

權威控制的目的,就是在改進檢索的結果,使能一次找全、找準。但一般使用者使用或是接受程度似乎總是不那麼顯著。穆老師投影片的副標題:No blames on Users,我們可以善用科技為我們達到改善檢索結果的目的。記得以前看電視某個藝人提到林青霞,說她在化妝室化了兩個多小時的妝,一出來卻看起來好像沒化妝一樣,這是化妝師技術高明之處。我們的檢索系統,也可以此為目標,讓讀者不知不覺、只需直覺地點選就能找到符合所需的資料,這背後就可以由像LSI這樣高明的技術來完成。所以,以使用者的觀點來說,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建立權威控制呢?

如果把龐大的網路資源當成一個超大型的語料庫 (corpus),利用LSI可以找出相關的網頁或文章,及也許可以蒙資訊爆炸之利,而不受其害。

Inconsistency

今天難得搭乘圖書館的電梯,進門後發現有急促的腳步聲向我逼進,下意識地伸出食指往樓層按鈕搜尋開關門鍵,但我的手指卻愣在兩個按鍵前,久到足以讓門關起來。一個"閉"與一個由兩個頂點像外的三角形的按紐並排,是我老了嗎?短時間之內竟無法分辨出開與關來。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指出圖書館的標示系統代表一個圖書館的形象。電梯按鍵很小但也屬標示系統的一部份,該符合標示系統的一致性 (consistency)原則。

No blames on users. 今天,我是個挑剔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