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風, 12/10

今天下午兩點在第一會議室裡,Kuhlthau教授與美美老師帶領我們經歷了一場春風化雨的知識饗宴。

從研究法開始上課沒幾週,我們就一直受 ISP model 的影響,我們的課程內容、作業、報告,乃至於我們的學習日誌都深深受到 ISP model 的引導及啟發。很開心能夠見到Kuhlthau 教授本人,一開始她與美美老師親切地在台上對談,我們靜靜地聽,可以感受到美美老師對Kuhlthau 教授到來的欣喜與敬重,Kuhlthau 教授也對自己的研究歷程及新書侃侃而談,是一場很舒服的開場。而後兩位同學提了幾個問題,Kuhlthau 教授回答很仔細,言談中也一併回答了一些我們原先所列的其它問題。然後,Kuhlthau 教授看了我們的海報,肯定我們對質化研究法的學習。雖然我們沒有再繼續問問題,但大家都覺得很開心看到大師的蒞臨,心裡面都是既興奮又不知所措,深怕錯過她的一言一行。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Kuhlthau 教授去年出的 Guided Inquiry 這本書,是和兩個不同領域的博士女兒們一起完成的。Kuhlthau 教授回答擇憲的其中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Communication, Charting, Composing,並且提到

Talking about the process, not jus the resources. Slow down and take time to let your idea out.

我覺得很像前幾天信一跟我們提到的「建構式教學」,也是透過討論、發表進而達成學習的一種方式。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時間潛移默化,但主流民意多停留在「速成」的要件上,這相對也減少了很多讓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Kuhlthau 教授提到了這一點,我想會讓擇憲多了一些教學上的想法。吾等如沐春風,幸矣!

非反應式研究, 12/3

今天上的非反應式研究 (nonreactive research) ,或稱非干擾式研究 (unobstructed research),看到這個主題,我一開始聯想到之前的圖書館觀察報告,後來才曉得它是屬於量化的研究方法,可分為內容分析法及次級資料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
定義:蒐集資料、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
資料來源:內容指的是文字、意義、圖片、符號、想法、標題、或其它可以溝通的訊息,主要是「文本內容」。
特性:(李孟展)
  • 客觀性─內容分析的來源為依照現有的資料記錄進行分析,即便研究者有所不同,資料也不會有所改變。
  • 系統性─內容分析法有系統地將資料進行分類編目,而非單純地蒐集資料內容
  • 量化性─內容分析法將質化的資料內容轉為量化的數值,以量變來推演質變。
  • 敘述性─從內容分析的量化數值,我們可以推演敘述一項假設。
  • 顯明性─內容分析的資料必需和假設有明顯的推理關係。
質化/量化:質量兼具,但結果需計次,偏量化。

次級資料分析法 (secondary sources analysis)
定義:對既存的資料再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資料來源:次級資料,指其它私人機關團體所搜集整理過的資料。如普查、統計資料。
特性
  • 研究者從既存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然後以新的方式達到研究問題的解答。
  • 研究者有時會綜合數個原始資料做次級分析。
  • 可重複抽取資料,以不同的方法分析,不需重複進入研究場域。
質化/量化:量化。

有同學提問內容分析法與歷史比較研究法的差異,

歷史比較研究法 (Historical-comparative, H-C research) (Neuman 2002, ch14)
定義:視研究對象為歷史的一部份,放在文化脈絡的情境中來看。
資料來源:研究者可能用各種方法搜集、分析資料。
特性
  • 適合用來解釋各種社會因素造成的特殊的結果,如:內戰。
  • 適合比較整個社會體系,以瞭解不同社會間普遍或獨特的現象。
  • 研究長期的社會變遷。
質化/量化:質化。

我聯想到一個不算是研究方法,但是是屬圖資領域亦為是資訊科學的分支,資訊計量學。

資訊計量學 (informatrics) (蔡明月, 2003)
定義:以數學的方法應用到資訊現象的測量。
資料來源:各種傳播的出版物,包括書目、網路等。
特性
  • 資訊計量學乃資訊生產力的測量研究。
  • 資訊計量學亦企圖研究資訊社會之構成屬性。
  • 資訊計量學乃與資訊相關之科學化活動,是資訊科學之一實體。所有計畫的施行在於增進資訊建構的處理、儲存與傳輸的效率。
質化/量化:量化。

資訊計量學尚不在社會科學研究法的範疇內,但它本身蘊含理論及研究方法,自成一個領域。

我的分析還不夠,也可能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各位加入討論給予指教,謝謝。

田,也掉茶 ─ 淡水篇, 11/26

今天是郊遊日,我們全班與美美老師、Foster 老師一起來到淡水地區,進行一個整下午的快樂行!

老實說很~~久沒有騎腳踏車,而且聽說要騎很遠,雖然我喜歡戶外活動,但一開始還是覺得滿擔心的。不過還好,一路上很順利的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雖趕不上博物館的開館時間,但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展覽,且爬上樓梯還可遠眺海景夕陽,我們很開心地跟兩位老師合照,留下美好的回憶。

那天,美美老師在回家的捷運上跟我聊了一些。對於我的題目,雖然不是明確地從可以立雙天的「雙足」而來,但老師提醒的問我,對題目有感覺嗎?我相信我目前是有感覺的,但閱讀相關文獻的進度有點慢,研究方法也需與之配合,故尚無法得知最後決定。不過,大量閱讀是有好處的,我期許自己能念出一些心得來,先把期末報告完成,加油!

調查研究, 11/19

這堂課老師一開始讓我對一個數位物件試用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是個問券內容的數位物件,我覺得這樣的問卷內容比我印象中的網頁上的問卷內容讓我更想填寫,可能是版面設計、也可能是工具新奇的緣故,這樣的問卷設計對我來說是更加友善的 (user friendly)。

今天因為是調查研究,讓我聯想到之前去執行的公共圖書館調查問卷,我以該問卷來檢視如下 (研究調查相關細節不便說明,問卷亦不便上傳):

1. 問卷目的:了解當地居民對該館的看法。
2. 問卷對象:調查時不在圖書館內的當地居民。
3. 問卷類型:結構型問卷。
4. 問卷題型編排:事實問題 (性別、年齡、到圖書館頻率) --> 態度問題與情感問題 (認為圖書館的服務...) 結合融入選項中。
5. 問卷結構:偏內容順序,有邏輯的呈現。
6. 問卷問題的呈現方式:簡單式與列聯式。
7. 問卷的用字遣詞:適中。
8. 問卷的長度:A4 紙一張,2面皆有題目,平均約5-10內完成。
9. 問題形式:開放式與封閉式。
10. 實施方式:面交問卷受訪者自行填答,或以訪問的方式採集受訪者意見。

認知:
當下看到問卷覺得內容不多,會讓受訪者比較容易接受。我認為這份問卷已經很符合受訪者是一般大眾的易讀性與問題的數量與類型。我認為除了上述的項目外,設計問卷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讓自己未來施測前可以檢查。
1. 最好能有前測,且足以確認問卷的效度。
2. 版面乾淨,問題羅列清楚。
3. 訪員應說明問卷目的並明確表示匿名。
4. 問卷進行時文具齊備。
5. coding檔案的設計與製作應易於登錄及自動統計,即時反應調查現況以進行分析。
6. 統計檔案確認無誤後,提供正確的數據資料與解釋調查結果。

感受:
這個經驗很難得,我很幸運的可以到兩個地方去詢問居民對當地圖書館的看法,一個是我出生到現在居住的地方 (姑且稱city),一個是在大學時代曾經實習過的偏遠鄉鎮 (暫稱 town)。
1. City 的人防衛心較重,通常一靠近就手就舉起告知無法接受訪問,拒絕率約 60-70%;town的居民很少反對的,拒絕率約 5%。
2. City 大宗完成的問卷發生在小吃店,推測是較有時間坐下來完成一份開放與封閉混合的問卷;town大宗問卷完成在民眾上班的地方,很不好意思打擾正在上班的人,但這是唯一人口較聚集之處。
3. 調查天數 town 是 city 的兩倍,而最後完成的問卷份數,city是town的兩倍。

經驗難得,可以當作以後的參考與回憶。

數位圖書館, 12/8

今天邀請到的是柯皓仁老師。

柯老師介紹的內容以技術層面居多,我們大都沒有實際建置或規劃的經驗,會有點難想像,也較難聯想到相關問題。但課堂中提到幾個以語意網路 (semantic web)、知識本體 (ontology) 建置的網站或服務,我試了其中幾個,以下是我的感想。

WordNet (US)
這是個應用語意網路所建置的網站,他提供線上及離線使用WordNet。以前就有用過線上版,只是想查相關的字,沒想到還可以下載安裝當電子辭典離線使用。安裝後執行,是一個很簡潔的介面,選擇詞性後還可以查廣義或狹義等詞。誠如該網站的副標題:a lexical database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我想對學習英文是另一種切入的方式。

 
WordNet off-line application

Talis Whishper (UK)
不知道是不是 Demo 網站的關係,網站內幾乎只有Google 地圖 (首頁 > Locate)可以使用,而且也只是Zoom in。讓我想到Google的圖書搜尋,也是個很有創意的設計,目前雖未推行到臺灣,但來日可期。另外,如果我們可以利用RFID或其它短距的無線通訊技術應用到館內的OPAC,當讀者在查詢館藏時,能同時提供導引館藏與讀者的路線圖,或是簡單的館藏位置圖,是不是也能便利讀者取書呢?甚至可以節省重複讀架的時間與人力。

KSL Wine agent (US)
我逛了一下,沒有機會試用,最後一次更新在2003年,網頁連結無效 (access on Dec 9, 2008) ,但找個一個有趣的東西,他們的展示海報。從海報中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組學生的作品,這張海報明確說明他們的構想與設計,跟我們的研究法小組調查作業很像,都是直式的海報,只是他們的文字說明多很多,有符合Foster老師提醒我們海報要有「teaching」的性質存在。真是個很有創意的系統設計,應用知識本體 (ontology) 作系統推論,但很可惜的是並沒有繼續維護或提供使用者討論的地方。

 

電腦是輔助的工具
我們應該回歸到圖書館「服務」的目的,任何的工具都是輔助。但現在主流的行業已從農林漁牧到製造業,到現在是「資訊服務業」,利用最多資訊科技的並沒有真正使我們的工作 easier 或是更有效率,有時我們反而花更多時間去檢查或是確認,這是對科技的不信任嗎?還是變化太快無法預期,致使我們總無法設計「完美」的系統或流程?資訊時代,我們應該跟資訊和平共處,但人才是決定一切的重要因素。

註:張貼當天(12/10)又可以連上Wine Agent了!試玩之後只能說自己對酒類與食材的知識太缺乏,看不出什麼心得。:(

圖資獎助論文研討會, 12/5

我很開心,今天第一個發表的粘芸蓁同學是我大學的同班同學,我真替她感到驕傲!

芸蓁的題目很有創意,研究架構設計嚴謹,是我跟雅琳共同的想法。雖然研究進行的時間不短,且內容動態難控制,但芸蓁仍然可以定出研究的範圍並針對研究目的找出適當的研究方法與組織資料的方法,真是不簡單!蘇小鳳老師更提到文章流暢、英文摘要也寫的很好,我想這都是在優質的研究論文中,可以加分的項目,趕緊把它學起來。(筆記..)

第二位是王盈智同學,她的題目也很有創意,多樣研究方法是架構在思路嚴密的基礎上,其中實驗研究要控制的地方非常多,研究後的資料分析我想也會是很辛苦的一份工作,讓人很期待研究結果的發表。

第三位張博雅同學的報告也很有意思,她提到當她對視障者進行個案調查時,原本預設視障者到圖書館的目的可能是要閱讀一些勵志的書籍,但得到的回答是視障者只是想看一些輕鬆消遣的書籍。這個提醒我們在研究進行之前,應排除一些個人的預設想法及立場。

現場講評的老師提到,這三位同學的研究方法都有與文獻探討提到的方法作連結,這點很值得讚賞,又是一個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筆記..)

很不好意思下午有實習的演講活動,晚上又要補課,所以下午的場次沒辦法參加,但聽同學說美美老師有將我們的海報展出,讓我真想到場聽聽與會者的反應呢!小蝶老師在開場時即勉勵我們,我也希望能跟同學們一起努力,明年這份名單上出現更多所上的同學,加油!

海報展, 12/1

今天是刺激的海報展,我們要將Foster老師引導的小組調查作業所製作出來的海報展出並作簡報。

第一組是醫 護人員的資訊需求。我覺得報告同學的英文都說得很好,而且是個有互助合作的團隊。內容部份,他們分析了醫護人員的背景、資訊資源、資訊需求等,並以圖表表 示,這個部份我們要多學習。老師還提到對於海報的各部份應有連結的關係存在,或是應多點相關的解釋,這也是我們那組較欠缺的。

第二組是我們,待會再說。

第三組是做最熱門的質化研究方法。他們的分析的結果是訪談法,很有趣的是簡報完的討論,他們自己給自己提問,並試著回答,我覺得這點很酷。也許如老師們建議,他們的解答也許不盡完美,但我覺得態度已經有了。而且海報是當天的第一名,實至名歸呀!

第 四組的題目是以民族誌的方法研究資訊行為的研究。忍不住一說再說,Ellen同學的英文實在太漂亮啦!我們討論時也常碰到他們這一組,也算是我們的革命伙 伴。聽他們報告時提到一直換題目的問題,我們也有發生,但後來看他們呈現的結果也是很清楚的邏輯,有一個流程圖及一些小插圖,這張海報也展現了非常珍貴的 調查與分析過程。

第五組是最大的一組,不僅人多海報也大張。他們印了數張A3的版本及論文清單給在場的所有人,而且 上面還不忘感謝Foster老師的指導,可說是最細心的一組。海報本身也是鉅細靡遺,流程圖包含每次的討論與資料組織的過程,另外還有定義、圖、表,不同 的背景顏色強調海報的主題以及參考資料。這場簡報是最多人提問的,我想跟報告同學的報告態度展現的熱忱與題目、內容的選擇都有很大關係。能引起討論,就是 好的報告,恭喜你們榮獲第二名!

我們是與其它兩組並稱第三名外加一個「最佳海報設計獎」或「最佳創意獎」的得主 (自封)。會後我與Foster老師討論了一下我們的海報,老師建議:
1. 多些說明與解釋。
2. 多以圖形化表示我們的發現。
3. 海報內含「Teaching」的含意不夠,讓聽者只能依賴講者的口頭簡報,而無法直接從海報得知我們要表達的訊息。
4. 版面設計還不錯。(但有不只一位同學問我們為何題目字這麼小,而且沒有每個字開頭的第一字母大寫?)

謝謝各位的指教,我們小組討論的過程非常有趣,我覺得各組的海報都很棒,但我們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因為我獲得的比茶葉及紅包還要豐富,謝謝各位!
Group 2 : Eric, Pheobe, Lee, and me

文獻探討, 11/24


今天的講者是我們班熟悉的 Dr Jonathan Foster
老師以他自己的論文為例子,摘錄重點如下:
可以文獻探討的類型定義文獻探討:

  • Self-study review 像我們自己寫的筆記一樣。
  • Context review 與過去的研究連結,概述研究脈絡。
  • Integrative review 總結、獨立成章,或與 context review 連結。
  • Methodological review 以方法論循線論述。
  • Theoretical review 同一件事以不同的理論論述之。
  • Historical review 如為圖資領域,適合研究圖書館史相關的題目。

論文的結構包含:
  1. Introduc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3. Methodology
  4. Finding/results
  5. Discussion
後來Foster老師又講解了質化資料譯碼的步驟,焦點在主軸譯碼 (axial coding)及選擇譯碼 (selective coding) 的部份 。當時聽完還是覺得有點一知半解,很幸運的我們研究法是做紮根理論的海報,所以三個譯碼的過程在我們小組的調查作業中有機會好好討論到,並且能過實際檢閱論文進行判斷。
老師以自身念了50幾篇的論文後,整理出他的題目架構。而我們的期末報告是一份文獻探討,小蝶老師告訴我們大概要念25篇中英文的文章。老師說一開始「想」是最難的,當資料開始收集、閱讀、及撰寫就會快多了,所以我開始構想我的期末報告,希望內含能夠豐富,並且能以有系統的方式呈現。但目前資料尚未收集及閱讀完備,對於要撰寫5000-1000字的文章我覺得滿困難的,畢竟沒有寫過那麼多字的文章。只能說,加油呀!

資訊組織, 11/17


今天請到的是阮明淑老師,來講"資訊組織"
老師一開始以北歐學者福州伯的文章 (書目與全文可從這裡取得) 來引導我們思考這個問題:


There exist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and theories about KO, which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views of knowledge, cognition, languag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Each of these approaches tend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differently. LIS professionals have often concentrated on applying new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and may not have seen their work as involving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meaning. That is why library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a lack of substantive intellectual content.


我對「為什麼採用新科技與制定新標準?」提出我的看法如下:
命題:圖書館與新技術與標準有強烈的關係。
假設:圖書館是建立在服務各時代讀者對資訊與知識的取用。
說明:人類需要知識、利用資訊,為了便利查找,我們收集、組織、整理,製作索引與摘要、集結書目、主題分析等,或是對資料作結構性標示,以提供利用。當舊的標準或方法不敷資訊時代、網路時代、內容時代使用,圖書館就修正這些老方法以符使用者需求。換句話說,人的資訊行為發生在哪裡,圖書館就在哪裡。是杜威先生嗎? 他提到圖書館目錄有一個目的,「當讀者知道作者、書名、主題時,我們就能找到該資料」。大學的圖書資訊學教育,在分類編目的課程教學上時數漸減,但目前亦尚未完全抽離。在觀念上,可以說圖書館從未忽視主題這個部份。另外,圖書館並非不深究內容,當我們對書目資料做結構性標示時,是不是也是某種程度的 Summarizing? 一般人未讀到資料原件,但透過該書目的metadata是不是也能掌握部份的主題資訊呢?


學者簡介可參考Birger Hjørland,任職於丹麥Øresund University (聲音大學?) 的皇家圖書資訊學院 (RSLIS, the 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s Science is a member of the Øresund University – a collaborative network between 14 universities in the Øresund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