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研究, 11/12

認知
今天開始邁入量化研究的領域,第一個登場的研究方法是實驗研究。在還沒看課文前,我認為實驗研究應該是最常見量化研究方法,看來我把它跟問卷調查法搞混了。原來,實驗研究是指用實證來驗證假設的過程 (對嗎?),至少跟問卷法是不同的。因源自於科學研究,故與實驗研究的步驟都是盡量講求科學的方法,包括隨機分派、控制的變項、處遇的設計、依變項的觀察與比較都是如此。課堂中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實驗設計的概念練習,我跟Lee討論結果如下:



經過老師的講解,去除了研究結果並加入每一階段的項目名稱,我把它修改成以下的圖,不知是否較接近老師的想法:



行動
身為X世代的我在課前預習到「欺瞞」時,聯想到電視播放的「歡笑一籮筐」節目,雖然是整人節目,但它總是設計各種狀況 ( 處遇, treatment) 給路人 (受試者, subjects),並從旁觀察其的反應,最後再告知受試者是在錄影 (模擬或欺瞞,英文是哪個字?)。我試著用實驗的七個組成分子 (parts of experiment) 來檢視該節目是否屬實驗設計:

1. 處遇 (treatment)或自變項:是,以各個場景或狀況介入受試者。
2. 依變項:是,從旁觀察或拍攝,並將結果比較。(挑選反應激烈者或具收視效果者播出)
3. 預試 (pretest):不確定,可能由工作人員進行預測。
4. 後測 (posttest):是,播出的節目內容為後測進行的過程。
5. 實驗組:是,每個路過的路人都是受試者。
6. 控制組:不確定,未受處遇的路人算是控制組嗎?
7. 隨機分派:不確定,是否為隨機分派的結果

有三個成分不確定,該節目應該尚不能算是實驗設計。探討完突然覺得自己好無聊,哈哈!

感受
今天又回到吳老師的獨角戲,但希望我們的反應並沒有讓老師感到孤單。而且老師也把時間控制得很好,這樣我們下課後也比較有精力寫作業。:) 今天回家有個很難的作業要寫,我得請教一下同學才有辦法完成,加油!

質化資料分析, 11/03

認知
Prof. Foster 進行的作業是開放譯碼的練習,一篇短短的文章中,抽取概念形成詞彙,並將每一行放入相關的詞彙或詞彙組合。一開始我們並不曉得是什麼東西,兩位老師逐漸引導我們到正確的方向,事後雖來不及上傳我們的討論結果,但我們做的真的是不錯的練習呢!請看:



課本中提到,編碼時避免三個錯誤:
1. 只停留在描述的層面 (沒有分析) ─ 我們的討論結果與老師略接近,但還可以再修改。
2. 將編碼當成一個機械式的過程 ─ 我認為是一個結構形成的過程。
3. 很固定而沒有彈性的編碼 ─ 不確定複合的詞彙會不會限制了詞彙的彈性。

行動
這週的課堂討論是開放譯碼的練習,雖然過程並不容易,「概念化為文字」,真是有夠難的!但我相信對圖資系所的學生來說,絕對是個非常好的訓練。廣義來說,我們是將人類知識整理出來,以簡便的方式提供使用。在建立知識體系前,我們自己必須要有清楚的架構,才能有系統地提供。

感受
我很喜歡上課作練習。雖然會花時間、搞不清楚老師要什麼,但是在過程中及經過老師講解總是收穫非常多,而且覺得學費繳得很值得。雖然需要課前預習、馬拉松上課、課後作業及內容消化,但這樣我真的覺得有學到東西,想起一句話「壓力會形成助力」,希望大家都能在壓力中彼此砥礪,學到更多知識,並可以運用在未來研究進行、論文撰寫,甚至是生活上或工作上。

資訊服務, 11/10

今天請到蘇小鳳老師的講題是:探討讀者的隱私與隱思─RFID資訊隱私與讀者訴願。聽完老師活潑有趣的演講後,我有幾個想法。

台灣讀者對RFID應用於圖書館的態度
感覺上多數使用者對RFID本身並不是很了解,但亞洲人特有的非理性的心理行為仍趨使讀者朝使用RFID這種聽似高科技卻不知其實在眾多行業已行之有年的產品。另一方面台灣人包括讀者和館員對於「隱私權」常掛在嘴邊,但是在這個擁擠的島國上卻認為很難避免洩露。我認為大學新生訓練是最好的教育機會,當他們拿到手中的「萬用卡」時,就應該知道自己給了這張卡片什麼樣的資料及風險,並應使每個人在領取時都簽署一份同意使用的文件,文件中應載明卡片內含什麼資料及其用途。甚至應該開放數個等級的資料,依使用者知悉及意願程度放置資料,並供使用者自行選擇。

台灣館員的態度
館員的態度一直是我覺得很奇妙的地方。我在想圖資系的畢業生是不是在畢業時也該像醫學生一樣作宣誓的動作,讓每個潛在館員都能共同擁有一個認知:圖書館以「服務」為本。老實說,以我自己的經驗,我碰到態度不佳的圖書館人員都是館員而不是工讀生,工讀生是館員訓練出來的,幾乎是以館員為榜樣去學習,如果我們不自律、不端正形象如何訓練好工讀生?重新檢視我國圖書館員專業倫理守則(民91, 12月),雖無提及館員處理訴願的態度,但:

第七條 館員應抱持熱忱態度,積極主動為讀者服務。
館員應抱持熱忱態度,積極主動為讀者服務,熱忱態度包括讀者至上、關愛讀者及滿足讀者需求等作為,積極主 動則包括便民措施、行銷圖書館及提供各種創新服務。


其中關愛讀者,我想是比較接近的。我覺得應該相信「讀者本善」,異常行為的讀者是少數。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讀者服務,可以減少讀者訴願的情形,也能建立圖書館親切、專業的形象。

矛盾的研究結果
對於蘇老師的初步研究結果,讓我很好奇這樣矛盾的數據該怎麼樣進行研究詮釋?

我們應與哪種單位比較訴願處理?
我一開始想到就業服務站,基於一樣以服務起家的便民單位,但他們服務的對象年齡層與圖書館不同。再來想到電視台,雖然算是營利單位,但都是提供"資訊"的單位,且直接利益是來自於廣告商而非一般大眾。再來是養老院,社福機構一般應該訴願不多,異於圖書館的是,論及關乎生命或健康的訴願應比較會受到重視。

數位學習, 11/5

這一次邀請到陳志銘老師來講授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研究

有人說,台灣的補習教育、幼兒教育、軍事教育適合由數位學習的方式來進行。
(張嘉彬,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58 民95.08  頁70-95)

補習教育,暫分為國教輔導與進修輔導兩方面。國教輔導即我們一般坊間升高中、升大學的補習班,這個階段多屬青春期的學生,有同儕的互相陪伴與刺激,能使學習較具成效。記得以前有個公司專門提供升中高函授教材的(大同?),現已無縱跡,我認為該函授課程即使教材編寫得再怎麼優良,仍無法適用於青春期渴望同儕的學子。階梯英語轉型為現在的階梯數位學位,採多層次傳銷經營模式,且闢有大陸的市場,雖知道有朋友在推動,但礙於其傳銷模式仍令我卻步,無法與之連繫取得階梯經營最新情形,但至少我身邊尚無其學員。另外有些大學以上的課程以遠距的方式兼開同步與不同步的課程。我認為大學以上的教育對象已具成熟的學習心理與態度,故尚可以數位學習的方式提供教學。

因不甚瞭解幼兒教育及軍事教育,目前暫無提供想法。

陳志銘老師是以技術面討論數位學習,他指出數位學習的模式有CAI多媒體輔助教學、 網路學習 (Web-based learning)、行動學習 (Mobile Learning),到情境感知無所不在的學習 (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等不同的模式。對於技術面,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各種似真實情境的、或是吸引學員注意的各種多媒體、學習輔助工具、虛擬實境的技術,但是教材的維持與更新系統化學習此關鍵因素是在設計數位學習內容與經營模式時不能不考慮的重點。教育是百年事業,不會因傳統或數位教學模式而改變的。就像討論人類的閱讀行為一樣,有了電子書就沒有人看紙本書了嗎? 有了網路就沒人看電視了嗎? 有了DVD就沒有人進電影院了嗎?我認為各有優點,端看學習者選擇,且未來這些不同的形式仍會並存很長一段時間:



逛了一下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辦公室的網站,執行單位成效提供了各公部門的教學網站,以數位典藏禔供了學習素材與動畫,大概逛了一下我覺得歷史文化學習網做的還滿有趣的。其它的多是文字型內容,尚無提供進階的互動式學習。學習資源提供了各種學習網站的連結,為臺灣數位學習各主題式資源網站 (subject resources),似主題式資源指引網站 (subject gateway, subject directory)。第一期成果都是無效的連結 (broken link)。

雖然老師亦提到了知、行、思,但是「思」的階段不易達成並進行評估,不管是傳統還是數位學習都應以啟發學習者思考為一大目標。我們目前是學習者,亦期待自己接受任何的「知」與進行任何的「行」之後,都能有獨立的「思」,共勉之。

Field research, 10/29

實地研究法 (field research)是屬於質化研究,吳老師再次講解了量化與質化的差異:
‧量化:具有既定的觀點,由被研究者回答。
‧質化:在自然環境中素描當時發生的事件。且具有以下的特徵:
1. 重要的環境。
2. 意義的解讀:事件發生人的意義而非研究者的意義,如學術圖書館觀點研究的是讀者的觀點。
參考 Pettigrew 的研究場域圖,吳老師提到田野調查的第一個觀察,就是要把實體環境畫出來,而且要以"新鮮的眼睛"看事情。另外,Prof. Foster的教學簡報檔裡提到了"可接受的無能者" (acceptable incompetent),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google了一下 acceptable incompetent是指:就是某人在實地裡只有部分能力(技術或知識),但他不具威脅性、需要被教導,因而被接受。(註1)又看到另一個在英國的研究日記提到,她問自己在新聞室中,是不是要假裝不知道新聞的專有名詞或行話,扮成acceptable incompetent。(註2)。 這個日記的作者,最後決定坦言她的單位及研究目的,適當地在對話中透露她曾有的經驗, 並且只表達她熟悉的行話。她最近一篇文章止於今年八月,這是他研究的過程記錄,似乎是一個很有趣的blog,我可以慢慢把它看完。

這個週末去了一趟家附近的公共圖書館的閱報室作本次的觀察報告。 挑選該場地的原因是:
1. 因為觀察報告,我屬意一個的動作種類不多的區域去作細部描述。
2. 時間選在閉館前一小時。
3. 我熟悉實體環境,我對自己這個 spy 的角色可以輕鬆認同,並仰賴桌椅及閱報的動作使我可以自然地進行觀察。
4. 對該區域內的使用者及互動性感到陌生,足以使我帶著新鮮的眼睛去觀察。

觀察的過程出乎我意料地緊湊,往來的使用者超出我的想像,形容成緊張刺激亦不為過,至少我內心是如此。有趣的是,藉著觀察我可以推斷不同使用者間的關係,來館目的,甚至是個性與行業,真的非常有趣!完成的一手資料中英夾雜、圖文並用,尚需系統性整理與騰寫。

其實Prof. Foster出的作業都很有趣,也很實務。以一門"方法學"的課來說,這樣的作業對我們知識的吸收與消化,非常有益!! 我聯想到以前學編目學的時候,同樣是一門非常實務的理論課,或稱非常理論的實務課,上課時即使作了練習但仍無法理解與應用,但當實際到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操作時,就完全能夠明白「編目」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雖然作業多、課業重、英文難,主題陌生,我們還是可以打起精神咬牙度過每一堂課,並帶著豐碩的果實向未來邁進的。


註1: http://ppm.isu.edu.tw/UpLoadFiles/7515A1A19.ppt, accessed on 20081103
註2: http://newspaperethnogaphy.blogspot.com/2008/04/roles-in-field.html, accessed on 20081103

informetrics, 10/27

今天邀請到蔡明月老師,是華人的資訊計量學權威。

資訊科學的兩大分支,是資訊檢索與資訊計量學。傳統的書目計量學 (bibliometrics) 是資訊計量學的源頭,而後又產生了科學計量學等,共通點都是用數學的方式計算知識傳播物的情況,並加以解釋。

老師們提到一個問題,既然書目計量學可以應用在圖書館館藏發展及淘汰的策略中,為什麼沒有圖書館進行?我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但也很好奇為什麼在台灣這麼多間圖書館中沒有一間圖書館進行這項眾圖資領域者皆知的工作?這項工作本身太龐大,且館務繁重,造成館員無法進行或排斥這項工作,或者有其它政治因素阻礙。蔡老師建議可以由碩博士生與圖書館合作進行圖書館的書目計量統計工作。我試著提出以下疑問:

1. 館內是否現存有其它方法比書目計量的數字更有說服力呢?是什麼方法?
2. 如果館務繁重無法進行,但現有的館藏發展政策無法發揮館藏效益,是否可以將工作項目汰換以進行書目計量呢?
3. 以大學圖書館為例,進行校內教職員生的著作出版在該圖書館館藏資料的收錄情況來進行書目計量的統計,用以年度期刊訂購及淘汰的標準,當是非常具說服力的館藏統計資料。

我相信實務工作仍有許多層面是我們未了解的,但圖書館長期社會地位不被重視有其根本原因。除了國家政策發展外,我們都應賦予自己更高的期許,以建立自己的專業形象為基礎,去提升圖書館員與圖書館事業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