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圖資大三通, 12/15

今天是大三通的第一天,很高興能與對岸四位重量級的圖資系主任面對面參與這樣的一個座談會,讓我們對內地圖資系所的發展與課程安排,有了初步且極為詳細的認識。有一些心得整理如下:

1. 聽到一些兩岸的對照,有些一聽就懂,有些需要查資料才能確認用語的意思。
    a. 博士點、碩士點、本科生 ==>博士班、碩士班、大學部
    b. 前沿研究 ==> 新的、潛在的、正在成形的研究
    c. 實踐 ==>實習
       i. 科研實踐 ==> 跟老師做計劃
      ii. 社會實踐 ==> 校外實習
    d. 圖情檔 ==>圖書館學、資訊學、檔案學
2. 有圖書館學的系所大都有檔案學的專業科目或系所。
3. 將出版、編輯列為圖書資訊學的重點之一。
4. 南京大學的沈主任提到該校學生的強項是「信息的調研」。他舉了一個畢業生到社會上與其它系所的學生競爭一個工作機會的例子。我同意他的看法,學圖資的人在資料收集、分析及表達方面的確有較傑出的表現,我想是因為我們學的正是圖書館本質中,資訊的收集、整理、利用有關。
5. 中山大學的曹主任提到開展「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我認為是一個很棒的想法,在師大大學部有提供數位內容學程,如果可以在碩士班也能開設這樣類專業的課程,對於提升圖書資訊學專業的地位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小蝶老師也提到了招生的問題,我想這是目前臺灣各學門普遍的問題,只是圖書資訊學這個原本就比較小的研究領域,可能會更快面臨招生員額不足的現象。
6. 南開大學的柯主任提到一個特色,他們學生給下一個教育程度的學生講課。博士生給碩士生講課,碩士生給大學生講課。我覺得是個很有趣的現象,給學生一個訓練的機會,教學相長。柯主任很用心,簡報檔都有轉成繁體中文及我們的用語,減少我們閱讀的障礙。
7. 武漢大學是大陸排名數一數二的圖資系所,蕭主任一開始讓我們看了「大陸圖書館學專業教育與職業需求調查分析」。其中的幾項統計,我覺得跟臺灣目前館員的現況是很接近的,其中一項是大學圖書館館長認為館員的專業中,分編是最有良好訊練的,而較缺乏的是資訊系統管理或程式撰寫的能力,這個結果之前臺灣也有類似的調查報告。我在想,身為一名館員,到底該不該加強這個能力呢?如果大家都認為需要且能力不足,我們的圖書資訊學教育仍將系統或程式視為選修而非必修,是正確的路線嗎?或是館長們對館員的其它專業能力不夠肯定?他們會相對地要求館內的資訊人員也應具備圖書館學相關知識嗎?中山大學的曹主任提到「圖書館是應用IT最快的行業」,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是不是都應該具有系統實作及程式撰寫的能力呢?當我們有朝一日成為館員,在選擇及評估系統、設備時,我們能具備更足夠的能力與實力,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8. 臺師大的卜所長提到該所的特色是促進個人、機構、與社會之知識管理,有營利的能力去非營利機構工作。我希望我們畢業後都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足以應付各種情況。當然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不斷地學習才是精進的不二法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