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上課就解釋為什麼要帶筆電上課,對於最近喜歡寫字(事實上是鬼劃符)的我來說,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新方向。可以快速查找資料,善用工具,希望我能與隨身科技和睦相處。
學習一門新的學問,可以從其知識體系架構中著手是做洽當不過的了。的確,自己預習書中的內容未得到知識卻獲得更多的困惑,從專業詞彙(terminology, jargon)下手,並為之建立系統性的知識架構,命名(labeling)與歸類(clustering),讓我覺得很受用,希望能延用此一學習法進入現在與未來的各個學門。
我上網找了李嗣涔教授的手指識字,找到一篇在氣功學會網站的文章,是這樣偽科學屬於氣功的一塊?但是接受測驗的小朋友並沒有提到曾學習過氣功;另外又上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影像系統以「手指識字」在篇名、關鍵字、摘要找到了七篇文章,其中六篇出自《佛學與科學》這本期刊中,是否意味又與佛學有關係呢?
社會科學的面象是廣泛的、變動的,我們從事的圖書資訊屬於社會科學的一環,與社會群眾息息相關。人們慣以宗教來解釋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17世紀工業革命發生前如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亦是如此,只是消長而已。
社會科學研究法已有前人耕耘的結果,現在我要好好領受這些前人的智慧及老師的引導,並將之善用於後的研究與工作,當未知的事情有了脈絡,有了系統性的架構,我們就能登門而入,細嘗知識的美味。
圖像化圖書資訊學
為什麼古代會有圖書館?
課堂中後來談到了圖書資訊學的演進,老師要我們想想圖書資訊學是什麼,以圖片表示,剛好在路上看到有人穿化學元素週期表的T-shirt,我認為圖書資訊學可以是一個圖資週期表 (Periodic table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
橫排為週期 (Period),為一學科遞嬗演變的情形;縱排為族 (Group)是指類似相鄰的學科。
圖書資訊學由三大學門所組成,一為書目學 (Bibliographic science),二為教育學與社會學 (Education and sociology),以及資訊科學 (information science)。表中空白處留給未來新學科或中間學科的興起。圖書資訊學是個不斷變動的學科,但是其以服務人類資訊取用的目的不會改變,故以書目研究為根本,資訊科學技術為觸角,進入教育與社會學的領域中,深入人類社群,以社會觀察者自居,以教育淺移默化,引導大眾進行穿越時空的知識交流。
課堂中老師提到圖書資訊學是一份專業 (profession) 或是一門學科 (discipline)。記得今年八月看奧運節目時,紀政女士提到外國選手在詢問對方的項目時是問What is your discipline?由此見國外選手視紀律為訓練之要項。我自問,圖書資訊學是否是一門經得起反覆測試的一門學科(discipline)?抑或是一份由工作衍生出來形成的專業 (profession)?除卻醫生與律師這種顯目的專業,理財專員、醫檢師等在台灣皆有證照制度以示其專業,顯然在台灣圖書館員並未被視為專業;圖書資訊學藉由各個知識版塊的抽換與重組,我們可以反覆測試讀者的反應以得證明學科的走向是否適宜,以圖書資訊學「變」的本質來說,「變」是我們的紀律 (或學科)可以反覆測試,「不變」就是圖書資訊學需要省思的時候了。
就我所知,古代的圖書館一開始是為了典藏書籍,後來為了便利人門取用書籍及資料﹝或統稱知識﹞才衍生出目錄學、圖書館學、參考資源等,所以圖書館終極目標應是為了要服務大眾對知識的取用。
課堂中後來談到了圖書資訊學的演進,老師要我們想想圖書資訊學是什麼,以圖片表示,剛好在路上看到有人穿化學元素週期表的T-shirt,我認為圖書資訊學可以是一個圖資週期表 (Periodic table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
橫排為週期 (Period),為一學科遞嬗演變的情形;縱排為族 (Group)是指類似相鄰的學科。
圖書資訊學由三大學門所組成,一為書目學 (Bibliographic science),二為教育學與社會學 (Education and sociology),以及資訊科學 (information science)。表中空白處留給未來新學科或中間學科的興起。圖書資訊學是個不斷變動的學科,但是其以服務人類資訊取用的目的不會改變,故以書目研究為根本,資訊科學技術為觸角,進入教育與社會學的領域中,深入人類社群,以社會觀察者自居,以教育淺移默化,引導大眾進行穿越時空的知識交流。
課堂中老師提到圖書資訊學是一份專業 (profession) 或是一門學科 (discipline)。記得今年八月看奧運節目時,紀政女士提到外國選手在詢問對方的項目時是問What is your discipline?由此見國外選手視紀律為訓練之要項。我自問,圖書資訊學是否是一門經得起反覆測試的一門學科(discipline)?抑或是一份由工作衍生出來形成的專業 (profession)?除卻醫生與律師這種顯目的專業,理財專員、醫檢師等在台灣皆有證照制度以示其專業,顯然在台灣圖書館員並未被視為專業;圖書資訊學藉由各個知識版塊的抽換與重組,我們可以反覆測試讀者的反應以得證明學科的走向是否適宜,以圖書資訊學「變」的本質來說,「變」是我們的紀律 (或學科)可以反覆測試,「不變」就是圖書資訊學需要省思的時候了。
就我所知,古代的圖書館一開始是為了典藏書籍,後來為了便利人門取用書籍及資料﹝或統稱知識﹞才衍生出目錄學、圖書館學、參考資源等,所以圖書館終極目標應是為了要服務大眾對知識的取用。
Grateful Opening
我很努力,但也真的非常幸運!
我的準備時程:
三月:看研究所考古題,到期刊論文找答案,並且看報名學校的老師最近幾年的文章。
四月:看近幾年高普特考的考古題,到期刊論文找答案。平均一週跑一次並在當週吸收完。
五月:發現有很多基本的觀念不清楚,回頭找書看。
六月:實際考古題演練,並且把前幾個月念的東西背熟。
圖書清單:
每個人有的跟缺的都不同,在此列出我印象深刻的書:
1. 黃慕萱,資訊檢索。
2. 陳昭珍,電子圖書館整合檢索之理論與實作。
3. 吳美美,中文資訊檢索系統使用研究。
4. 賴鼎銘,圖書館學的哲學。
5. 吳明德,館藏發展。
6. 李華偉,現代化圖書館管理。
7. 胡述兆、王梅玲,圖書館新定義 。
8. 程麟雅,圖書館管理析論。
看書以外:
1. PTT國考版有很精采的心得分享可以在一開始就先看一下。
2. 那時很久沒念書了,是慢慢增加念書的時數與感覺的。
3. 讀書很苦悶,我會找信任的親朋好友聊聊。
4. 普通科目因為準備時間不多,我是看考古題抄答案背起來。
5. 每天各看一份中文及英文報紙,了解時事增加寫做題材。
6. 看書很容易有疑問或想法,準備一本便條紙把看書的問題寫下來回家上網找答案,順便瀏覽一下圖資相關新知。
7. 自己找資料對我很有幫助,常藉著瀏覽也同時找到其它自己不熟知但考題未出現過的議題。
很感謝這四個月中一路幫助我的人,謝謝你們!
準備考試的人應該都有個心得,如果有幸考上,一定要回饋。請期待下回精采分享!
路人或熟人有任何問題歡迎寫信給我。
訂閱:
文章 (Atom)